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孔雀怎么叫床

一财网 2013-02-04 17:06:00

责编:群硕系统

不知道李娜有没有受到阿扎伦卡那怪异叫声的影响,反正我听着挺别扭的。

那天看澳网女单决赛,听着阿扎伦卡配合每一次触球的叫声,忽然想起来《泰晤士报》专门评论过伊的这项功能,叫做“孔雀交配时受到惊吓的尖叫”。

手贱,顺便在百度上谷歌了一下,以“孔雀交配”为关键词,搜索结果如下:孔雀和家鸡均为鸡形目鸟类,所以交配方式也相差无几。通常是雌性孔雀顺从地匍匐在地面,尾羽上扬,雄性孔雀爬上雌鸟背部,不断拍打双翼保持平衡,双方泄殖腔对接,交配随即结束。

这段故意搞得文绉绉的解释,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鸡是怎么干的,孔雀就是怎么干的。以前有句老话叫“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跑”,现在似乎可以篡改成“没看见孔雀交配,总见过家鸡乱搞”?

勤奋好学的最终收获,难免令人有些失望。听上去非常高端的孔雀,无非是以家鸡来说事的野鸡,只不过型号大了一点,尾巴上的毛长了一点。当然,按照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态度,型号大一点或者小一点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从Airport(飞机场!)到Barely there(那里几乎没有),从Can do(凑合用)到Damn good(真合适),从Ecstasy(令人销魂)到Fake(假的吧?),断然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断然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不过不得不承认,《泰晤士报》的这个形容还挺贴切。你想啊,人家孔雀正嘿咻嘿咻地起劲,还要不停地拍打翅膀保持平衡,头重脚轻根底浅之际,忽然不知道哪个缺心眼的扔了块大石头过来,差点把公孔雀和母孔雀一块收拾了,那真是兴奋之余满心恐慌,恐慌之际不停兴奋。换成是你正和某人在汽车后座上玩双人互动游戏,却忽然有人来敲窗问路,料想你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吧。

不知道李娜有没有受到阿扎伦卡那怪异叫声的影响,反正我听着觉得挺别扭的。看直播的时候本想把电视静音,以消除那既充满了兴奋又暗含着恐惧的叫声,可我又是那么爱国的人,虽然不至于穿上一件印有“I LOVE CHINA”字样的T恤,但偶尔听听大满贯赛场上“加油、加油”的声音,也禁不住心头一热,以为能洒下两行清泪,谁知道只是以为而已。

可话说回来,阿扎伦卡这厮,赢的也不容易。球打得怎么样,就不去说了,就冲这孩子叫得这么卖力,送她个冠军也不为过。据球场边电视前各路不知名的数据专家统计,阿扎伦卡叫声的分贝数为96分贝,平均吼叫持续时间长达1.5秒,也就是说,如果双方的球都打得很快,对手触球的时候,竟然还有专门为她“伴叫”的人,碧昂斯为克林顿献唱都是对口型的干活,建议阿扎伦卡的对手以后也练练对口型的绝技,如此一来,以后就算老得打不动球了,还可以到那个叫做春晚的舞台上混口饭吃。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