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飞檐走壁,人们惯常想到的,无非武侠小说作者的神奇想象。其实,要脱离地心引力,还有别出心裁的创意。
在近日拉开帷幕的第41届香港艺术节上,德国11圈剧团(Circle of Eleven)带来的《反斗先生》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就呈现了空中漂浮、墙上跳舞的视觉效果。《纽约时报》曾将其描述为“抗拒地心引力的奇观”。
《反斗先生》曾在2011年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上夺得多项大奖,是11圈剧团打破传统马戏表演的一项大胆而成功的剧场实验。表演将剧场、音乐、舞蹈、绘画和马戏等元素融为一体,导演丹尼尔·布里埃认为很难将它归类,他将其形容为“舞台为本的戏剧”、“看到的音乐”,或任何非文本主导的剧场。
这是一幕没有对白的舞剧,舞台上的一间斗室不过几平方米,空荡荡的房中滴水声、钟表滴答声和敲墙的声音间接穿插,这让独处斗室的主人公李奥坐立不安,情节也由此展开。李奥的焦躁、惶惑引起的运动,激发了他与斗室的一系列冲突。
有限空间的几何学
为了这场演出,香港文化中心的剧场布置得有些特别。一块高而窄的屏幕和一方不过十平方米的舞台,左右并列正对着观众席。右侧舞台上,灯光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亮起,主人公李奥躺在地上,脚支在墙上。左侧屏幕则在直播舞台上的画面——这个画面成像被顺时针旋转了90度。所以,当李奥站在地上,距墙由近及远运动时,屏幕上的他身体与地面平行,仿佛径直走在墙面上。
舞蹈重在动作的表达,而《反斗先生》的重心不在诠释舞美,而是人体与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关系。艺术家的肢体与两面墙、一块地的接触位置与方式,成为表演效果的关键所在。
“表演是左右各一半,对比中凸显创意。如果多几个演员,就有太多的舞台信息,会显得杂乱,所以表演是独舞的形式。正因为这样,观众把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我的位置非常重要,每个位置和动作都要精准到位才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演员威廉·伯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舞台只有正常规格一半大小,这让他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我既要让李奥站在对的位置上,又要保证屏幕上的李奥也在对的位置,动作从横竖两个方向看都要有愉悦感。”威廉说。屏幕上的李奥是完全脱离地心引力的,而舞台上的威廉则在机体可以达到的范围内极力抗拒地心引力。单手倒立、墙面攀爬、侧身绘画等一系列动作,都对演员的臂力及身体的柔韧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每次表演完我都筋疲力尽。演出对膝盖、手臂等各个关节施加的强度都很高。表演强度大的时候,我一周要演七八场,非常消耗体能。”威廉说。
实验中出效果
创作过程中,威廉与古典音乐家、舞蹈家胡安·克斯·戴斯·德嘉奥·艾斯拿共同参与编舞。他的生活因此变得格外细致。他小心留意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想象每一个动作旋转90度以后的样子,希望从中找到可以采用的有趣片段。喝水这样的小事都不能放过,李奥躺在舞台上把水倒入口中的场景,经过屏幕翻转的神奇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有细节都是看起来简单,实际很难想到。即使有想法,具体怎样做效果最好也需要一次次试验。我躺在地上,把帽子抛向空中,帽子掉回我手上,我又把它扔在地上。观众看到的是我的帽子横着飞出去又粘在墙上。其实这个帽子的运动过程是我扔了两个小时后才选好的,我四处抛,看哪里效果最好。”威廉说。
绘画与声音效果丰富了这个狭小空间的表演元素,李奥执起了画笔,吹起了口琴。为了让屏幕上的墙画显示为正常方向,真实的李奥必须躺着画。画好横着的桌子,他还要故意把一只脚高抬到桌面位置,“踩”着桌子在高处接着画。
当所有道具添画好,灯光师将这些物件的光影投射到墙上和地上,整场演出随之被推入高潮。先是鱼缸里有了动态的水影,接着所有的道具都活了起来。猫咪跳了起来,鱼缸的水也倾泻出来。蓝色的水流光影不断升高,直到淹没过李奥。在水中挣扎的李奥邂逅了鲨鱼、章鱼……展开了一场水下奇遇。背景音乐的节奏也在此时不断加快,李奥在三个平面上不断翻滚攀爬,将墙面和地面构成的空间效用发挥到最大化。随后,所有道具的光影又不断旋转,形成一个漩涡,涡流在最后卷入箱子中,繁杂的一幕干净利落地收场。
演员夸张的动作,道具的诙谐运用,加之舞台投影重叠,都令这出戏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台下不时有观众笑起来。而导演丹尼尔则强调,他试图淡化这种喜剧效应,“我们提出的戏剧性是在两极间取得平衡,壮观与非壮观、真实与虚幻、天性与梦想,以及从属于重力这种自然现象的生命与脱离自身状况的自我投射。当观众面对看来轻俏的命题,却被突如其来的情绪抓住时,喜剧的张力亦达至顶峰。舞台场景中对孤独焦躁的表达其实比催人哄笑的小把戏更强大而撼动人心。”
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等的关注,成为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生态建设的关键。
在让年轻医学人才“沉下去”之后,如何“留得住”仍是一个悬而待解的难题。
作为全球核心价值锚的美债信用衰减,冲击主要债权国经济基础。日本、欧洲面临资产减值与货币贬值双重压力。同时,美债信用降级触发新兴市场资本撤离。
近年来,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舞蹈治疗相关的本科课程,不过这些本科毕业的艺术生能否胜任特殊疾病领域的舞蹈治疗,一些受访人士持审慎态度。
在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2024年前十城市与2023年相比无位次变动,依旧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位居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