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拍拍贷:在平均1万元贷款领域盈利

福布斯中文网 2013-08-29 16:06:00

责编:群硕系统

拍拍贷在业内被认为是中国P2P第一家,在创立时间上比目前占据美国P2P市场79%份额的Lending Club还早了2个多月。2007年6月创立至今,拍拍贷走了不少弯路,不停在改进发展方案和技术手段,但只做平台是创始人张俊不变的原则。

如今中国P2P行业的热闹景象犹如当年的团购大战,低门槛引来了大量创业者的加入,2010年之前英美P2P的平台式发展获得争相效仿,追求轻资产和无限杠杆,发展至今,仍旧在做平台的几乎只剩下拍拍贷。

拍拍贷在业内被认为是中国P2P第一家,在创立时间上比目前占据美国P2P市场79%份额的Lending Club还早了2个多月。2007年6月创立至今,拍拍贷走了不少弯路,不停在改进发展方案和技术手段,但只做平台是创始人张俊不变的原则。

平台模式是欧美传入的P2P的本来面貌,即投资人根据需求在平台上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平台不介入交易,只负责信用审核、展示及招标,以收取账户管理费和服务费为收益来源。

传入中国后,纯碎的平台模式逐渐异化,P2P的三段业务——用户获取、信用审核及筹资过程在不同程度上转向线下。以人人贷为例,其通过线下48家实体门店获取借款人并进行信用审核,只在线上完成筹资过程。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也是目前中国P2P行业普遍采取的模式之一,其在信用审核方面的优势被业内认可。人人贷CEO李欣贺认为这种线下面对面资料核实的方式能更好地控制风险,有效预防坏账。据对外公开数据,人人贷目前的坏账率是1.14%,拍拍贷1.2%。

对此观点,在微软做过7年技术的张俊并不认同:“通过不断出错、不断改善,拍拍贷目前的审核系统已经很成熟,实现规模化运作,70%的信审工作都可以由技术来完成,风控成效显著。”

拍拍贷审核系统的第一步是反欺诈。恶意骗款的人通常会尽可能提供虚假信息或隐藏真实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的交叉比对来剔除这些人。具体来讲,首先是与实现系统对接的可靠信息源进行信息匹配,包括公安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中心,教育部的学历信息中心,法院诉讼数据中心及各地的工商信息中心等。

再者,获取散落在互联网上的碎片化信息也是线上信审的重要方法。搜集申请人在社交、购物及其他网络的使用信息,再按照风险模型进行拼凑和评估,一旦发现申请人有各式网络赌博或网络涉黄的历史,将直接拒绝其申请。

降低成本是拍拍贷始终采取线上模式的根本出发点。张俊认为线下模式是最好入手的,因为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型已经成熟,但平台化的低成本运作才是P2P的未来,越来越庞大的线下支出最后只能通过提高收费来覆盖,那时用户自然会选择低收费的平台。

目前,拍拍贷凭借160万的用户量做到全国规模最大,其中活跃借款人超过12万,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3.6%,交易总量以每年4到5倍的速度增长,用户量每年增长2倍左右。这个速度在突飞猛进的P2P行业并不算快。2010年成立的拍拍贷的交易量已经突破了10亿人民币,这未免让早入行3年却只做到7亿的拍拍贷眼红。

业内一些人士评价拍拍贷的某些策略过于谨慎。这不仅表现为严格控制成本,更体现在对风险的控制上。

对于拍拍贷的相对缓速发展,张俊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互联网金融最终还是做金融,管控风险是根本,不是迅速扩大规模就可以实现一家通吃。如果企业忽略了P2P是在经营风险的实质,很可能跑得越快死得越快,规模再大也有可能轰然倒塌。

目前,拍拍贷的借款金额为1000元至50万元不等,借款期限为1至12个月,单笔平均借款额为1.1万元,单笔平均借款期限6个月。相比人人贷3000元起贷和点融网200万元封顶等各家P2P的限额要求,小额短期一直是拍拍贷最显著的特色。

初创阶段,拍拍贷瞄准的是个人消费贷款,但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和个人贷款服务的升级,个人网络贷款的需求不再饱和,个人消费贷款重复性小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借钱人资源的萎缩迫使拍拍贷重新定位。

2011年,拍拍贷将精力转到了小微企业上,不断扩大的群体和基于经营周转的重复贷款需求意味着更大的市场。这一转型带来了更多的借款人,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与其他相同定位的P2P公司及小贷公司的竞争。

据《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公布, 截至2012年末,中国P2P贷款服务平台已超过200家,其中不仅包括计划今年将实体门店拓展到70家以争取更多用户资源的人人贷,还有以理财产品或债券转让形式确保收益的宜信和红岭创投等行业领头羊。另外,平安集团下属的网络投融资平台陆金所和证大集团下属的互联网微金融服务平台证大e贷等金融巨头旗下企业,也将加入对P2P行业两端用户资源的掠夺。

但张俊看来,这是一个增量市场,蛋糕在不断做大,而且在拍拍贷锁定的平均贷款额1万的领域中,竞争并不那么激烈,因为在小额层面上只有纯平台的低成本运作才能盈利。

据拍拍贷数据,目前中国有中小微企业4800万,呈金字塔形分布,最顶端是中型企业,向下依次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户,贷款需求分别是小于500万,小于100万,10到100万及2到10万不等。

拍拍贷现在的服务主体是占据金字塔70%的底部两层,即部分微型企业及个体户的贷款需求,拍拍贷的借款限额和期限也是基于服务主体的贷款需求而设定。如今,拍拍贷40%的借款用户为小微企业主,这一群体的贷款金额占据了平台总交易量的80%。

凭借着庞大的用户量,拍拍贷计划用交易规模突破交易限额带来的弱势。然而拥有6年行业大数据的拍拍贷却只瞄准底层市场,这让很多人不免质疑其线上信审和风控系统的承受力。

不担保

纯平台式P2P运作不仅代表全部业务线上完成,更意味着平台不能介入交易,不吸储,不放贷,同样不提供投资担保。

本金担保或本息垫付是中国P2P公司吸引用户的主要砝码,一旦投资者的借款出现严重逾期,平台将向投资人垫付未归还的剩余出借本金或本息(具体操作依各公司规则而异),从而保证投资人的本金安全。

拍拍贷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不提供担保的P2P公司,在与投资人签订的电子合同中明确标明,平台对收益及本金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一切风险由投资人自己承担。很多人将拍拍贷的政策视为逃避责任,是不为自己的信审结果负责的自私行为。由此流失的投资人不占少数。

尽管如此,张俊不担保的立场并未改变。他解释说,一旦提供担保,平台便介入交易过程,P2P形式就变成了类似金融机构提供担保的间接融资,而平台便成为风险的聚集地。不仅如此,平台原本无限杠杆的优势也会瞬加瓦解,交易量要受到资本金的限制,否则就有崩塌的风险。

为了留住用户,替代担保政策,拍拍贷对投资人实行本金保障。

然而,网络上有关拍拍贷苛刻本金保障条件的议论不占少数——要成功投资50个以上借款列表(同一列表的多次投标视为一次),同时每笔借款的成功借出金额必须小于5000元且小于列表借入金额的1/3。一位投资人表示,要想达到平台的本金保障条件并不容易,他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筛选可信借款人,再进行多次小额而分散的投资操作。

6年前拍拍贷担负着普及概念和教育市场的任务,张俊认为现在任务转变了,正是要通过本金保障的分散投资条件来培养用户的分散投资理念,做聪明的独立理财人。

金融脱媒是未来的大方向,平台化P2P运作是顺势之举。

然而在当今中国市场,线上线下结合和担保P2P模式占据了主流,拍拍贷的生存环境正日益紧张,如何在竞争对手的围剿中将平台优势转化成实际的用户资源和交易量是拍拍贷的当务之急。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