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相机工业的衰落,这个行业的参与者仍在寻找未来的出路。而乐观者认为,这其实是相机工业最好的时代。
Alfred Schopf自2010年起担任徕卡相机公司首席执行官。徕卡是德国相机品牌,在1913年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35mm相机,建立了24×36mm胶片的格式,奠定了35mm格式作为现今主流摄影及镜头光学的基础。2008年,徕卡推出首部连动测距数码相机,首次进入数码相机领域。
C=CBNweekly
S=Alfred Schopf
你还记得上一次用照相机拍照是什么时候吗?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将拍照这件事情转移到手机设备上,这一趋势看起来正在对照相机制造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但德国徕卡相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Alfred Schopf先生却并不把它当作一个坏消息。在他看来,当下正在产生比任何时代都要多的摄影师,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在习惯于用手机或者微型数码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瞬间后,会对用照片表达情绪、讲述故事这种更为高端的摄影需求有所憧憬。这是专业相机品牌的机会—抓住那些正在渴望成长的年轻摄影师们,将他们列为未来的忠实用户。最近,围绕相机公司应当怎样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并不断创新,Alfred Schopf与《第一财经周刊》分享了他的看法。
C: 当智能手机已经更多地成为人们拍照的工具时,作为高端相机品牌,你们如何考虑未来继续保持市场地位?
S: 现在的大众市场,低端的微型数码相机产品的确正在受到智能手机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习惯于用手机来拍照。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其他任何时代像今天这样,每天有那么多的照片被拍摄出来。我并不在乎这些照片到底是用手机拍的还是相机拍的,反正这些拍摄者一旦想要拍出更好的照片,他们就会想要升级到单反之类的更好的相机。要教育市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当下正在产生比任何时代都要多得多的摄影师,他们最初用手机开始拍照,但逐渐地拍照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单单是记录某个东西,而是作为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绪,用场景来讲述故事的方式,这已经到了摄影的更高阶段。我们的传统优势就是在这些更高级更专业的摄影需求上,我们能抓住这个市场。
C: 现在的年轻人有很高的拍摄需求和强烈的分享愿望,但他们显然还不是你们的用户。你们有什么新的方法来笼络更多的忠实用户?
S: 典型的徕卡用户还都是50后,但我们最近的一次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上关注徕卡信息的用户中有80%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现在还负担不起徕卡相机的价格,但他们会通过社交网络知道徕卡这个品牌。我们抓住这点,通过社交网络,在摄影师成长的过程中更多地传递我们的信息、文化和照片,让品牌形象和文化在每个摄影师心中都种下种子。这样他们在学习摄影时,始终知道我们是最顶端的摄影品牌。当他们有一天可以负担得起徕卡的产品时,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忠实用户。
C: 柯达公司在相机行业最早进入了数码领域,但现在却遇到各种困境。作为同行,你认为它们的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有什么借鉴?
S: 柯达确实是发明了数码相机,能够在当时做到1万像素。但在我看来,柯达从来没有为它们的数码领域规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没有想好究竟可以拿着这个数码领域的创新做点什么。现在回过头来看,在经历了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后,1万像素的数码图片几乎没有价值,而它们却很长时间停留在那里。更重要的是,它们依然是一家胶片驱动的公司,在发明了数码技术之后却没有为胶片时代的过去做好准备,在面临Epson、惠普之类的竞争对手时也没想好怎样在数码领域成功。
C: 当下相机厂商正面临怎么样的创新节点和时机?
S: 现在相机的技术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上,再要做出改进和创新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相比于前几年相机行业每6到12个月就可以来到的技术变革,现在这个周期将被拉得更长,产品的升级周期也将会变得更长。但我们不会停止研发的脚步来跟上全球创新的步伐,还是会保证一年两次新产品发布的节奏。(采访:沈从乐)
年轻人和网络视频联手,把相机重新带到聚光灯下
23年来他守着身边的工业区拍照,用坏了4台相机,拍下200多万张照片,记录下“中国制造”背后,默默无闻的打工人的生活常态。
由于各不确定性因素仍存,预计下半年股票波动性仍将存在。但同时,预计全球股市在下半年仍将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