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汤坊崖村农民彭连勋拉着1吨废旧金属上了路,要送到7公里外的汤头镇。他开着自己的五菱荣光,心里记挂着到镇上是不是该弄些年货。2009年11月,彭连勋买了这部车,新车上路还有些舍不得。
车子改变了彭连勋的生活。这辆五菱荣光在他家倒是“一车四用”:主营业务收废品,间或给自己家的杂货铺进货,一家四口也有了代步工具,平时还能租给村里搞厂子的人。
汤头镇地处山东省临沂市,该市唯一的五菱经销商——临沂华舜在2009年卖出了24880辆车,平均每月超过2000辆,这几乎相当于很多4S店一年的销量。
去年,五菱销量逾100万辆,成为国内第一个年销量逾百万的汽车品牌。“汽车下乡”政策功不可没。
为对抗经济下滑,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以期开发农村市场,刺激内需。日前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推动“建材下乡”。工信部还在酝酿“纺织品下乡”、“宽带下乡”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政策在为厂家扩大销量的同时,也惠及民生,正在显著改善农民的生活品质,并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村里小马路有点拥堵
彭连勋今年43岁,家里还有老婆和一儿一女,人均耕地才8分,要是仅靠种田生活,一年忙到头最多是收支平衡,碰到坏年景还得贴钱。“这年头,谁家还靠种地呢,都得忙点别的。”彭连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一直以来,他种田之余在村里收废品,赚几个钱贴补家用。两年前,女儿考上大学,儿子也上了初中,经济压力陡增,彭连勋开始往外跑买卖。“最远的地方去过东营,还是搞废品,不过专门搞金属。”
虽说东营离家不远,毕竟出门在外。“一个人就得开销1万块呀,还不如回家,一样是做买卖。”去年11月,彭连勋用积攒下来的钱,在村里开了间杂货铺。
那时,大家对第二年的汽车优惠政策是否能延续心里还没谱,彭连勋咬咬牙买了车,告别了原先的那辆三轮。虽然规定载荷在800公斤,拉上1吨有“超载”嫌疑,这辆五菱荣光跑得还是挺欢。
彭连勋可能不知道,2009年,全国微型乘用车卖了225万辆,仅山东一地就卖出了23万辆,占到了10%,也就是说有近20万家庭迎来了微车生活,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汽车让他们摆脱了农用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的生活。
去年年底前,汤坊崖村又有5户农民买了微型车,村里的小马路一时间有点拥堵的感觉。
“农村包围城市”
2009年是国内汽车政策频出的一年,重点惠及农民的有三条:1.6L以下排量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优惠政策、旧机动车以旧换新政策。
三大政策中,“汽车下乡”作用尤为突出。以5.1万元的五菱荣光为例,“汽车下乡”能够帮助农民省去5000元;而购置税减半,又省去2500多元;但“以旧换新”政策促进作用不明显,农民原先的旧车品种庞杂,一无车牌,第二并非机动车,很难置换。
去年3月1日至年底,国家财政安排50亿元,对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实施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微面,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加上购置税减半,这全都落实到了彭连勋身上,就是前面提到的7500元。
彭连勋在外打工,一年挣2万,开杂货铺,他一年打算挣1万,7500元不是小数字。“流程也很方便,把材料交给经销商,他们都办好了,钱就打到我卡里了。”彭连勋表示。
此举大大激发了农民购买汽车的积极性。
山东临沂华舜五菱总经理李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前,正在参加临沂市广播电台交通音乐台的节目,在这档早晨9点~10点的直播节目中,李勇向听众郑重道歉,他们订购的五菱车也许在春节前也无法到店。
“整个2009年的缺口很难精确统计,可能在5000辆左右吧。”李勇对本报记者表示。临沂华舜是上汽通用五菱在山东的第二大经销商,而在潍坊是第一大经销商,2009年销量逼近3万辆。
“2009年,广东、河北、山东这些沿海省份增长算是比较慢的,相比较而言,四川、湖北、陕西等内陆省份,微车销量都翻了一番。”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对本报表示。
提振内需根本之举
微型面包车,这种原本只能拉6个人的小车,在成为中国农民谋生手段后,开始了“72变”。
在临沂街头,微车成了一道风景线,他们拉着生猪、饲料、狐狸皮、化肥或者人,走街串巷;他们蜂拥在各大客运汽车站门口,承担着农村出租车的角色;他们还被农村各家各户间借来借去,形成了最原始的租车形态。
原先农村5~10公里的活动半径,也被一下子延伸了50~80公里。在这个半径上,农村起码和乡镇是无缝衔接的,生意在镇里,生活在农村,因为车子的缘故变得稀松平常。
2009年,五菱成为国内第一个年销量逾百万的汽车品牌。这个销量背后,杨杰觉得国家政策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农民的真实需求被激发了出来。从老三样(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新三样(冰箱、彩电、洗衣机),再到新新三样(房子、车子和电脑)。
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是农民,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大致为1∶3。但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这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消费能力。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等机构编写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差距持续扩大。去年12月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8.6%,环比提高2.1个百分点;而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4%,仅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两者增速差距达3.2个百分点,较上月扩大达1.1个百分点。
商品下乡政策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民消费,但无法对农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能力,才是打开9亿人口的农村大市场的根本之举。
今年的“一号文件”还提出,通过打破户籍限制以及推进小城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变成市民,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长期来看,这些措施将对提振内需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扩大内需、反内卷、发展新动能等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供需关系趋于改善。
按计划,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于10月下达,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供应链“出口转内销”的另一端,须进一步激活内需市场
当前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和完善防护型保障体系,与新一轮基建形成相辅相成、相互助推的协同发展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出基建对经济的托举能力。
今年上半年,湘鄂赣三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带动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60.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