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南巴厘岛猎艳

第一财经日报 2013-12-06 06:25:00

责编:群硕系统

这个小插曲让我意识到巴厘岛的真实面貌,譬如这里的落叶,每一片底下都密密麻麻,布满淡黄色的虫卵。

踏上巴厘岛的那一瞬,我意识到在“奢华、发呆度假地”的简单标签背后,它尚拥有暗藏丰富元素、充满冲突与张力的面貌。只是没有料到,原本计划中简简单单的旅途,却最终将我们带向了一片大大出乎于意料之外的风景。

冲浪海滩

库塔(Kuta)位于巴厘岛南部,拥有极其漫长的海岸线——不是常见的那种柔和、浪漫的弯月形,而是一条充满张力的直线,无穷无尽地往两端延展,并且全线、全年都翻卷着高而漂亮的海浪。作为著名冲浪胜地,它是全世界每一个冲浪者都梦想着,并且只要有一点钱就会去朝拜的地方。不论何时,只要踏上沙滩,总能看见无数冲浪者的身影,他们就是库塔的风景。

然而只要有风景,又有看风景的人,事实上这两者总是同时出现,就必定(或迟或早)会冒出第三者。他们“管理”风景,好像这广袤世界上的小小美丽片段,真属于他们似的。

抵达库塔那天我们差一点迷路,因为整个海滩都不见了!在记忆中的那个位置,一道同样漫长、无休无止的围墙取而代之,将属于自然界的一切都拦截在视野之外。由于当地工匠采用高超且极度敬业的装饰与做旧技术筑墙,这道围墙看起来完全是一副任凭岁月斑驳了的容貌,自始至终都坚定不移地矗立在那里,守护着陆地与海洋的模样。在边界之内,是狭窄、拥挤、杂乱、喧嚣、灯红酒绿、尘土飞扬的虚拟世界,边界之外才有寥廓、深邃、安宁,又充满勃勃生机的本真天地。

好在即便是虚拟风景,巴厘岛的匠气也着实令人赞叹。整座岛屿就好似一个热带植物披覆下的雕塑与建筑装饰艺术展示馆。本地各路宗教盛产神佛,混合着奇异、浓稠又古朴的神秘色彩,又有平易近人的日常生活气息,落入游客的眼中便成异趣。街边、门前、树下、草丛,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石雕神像,多半背覆莹莹青苔,藏身于寻常人家的屋瓦之下,常见温良神情,暴露在车如潮涌、摩托车遍地的闹市也是一副安然模样。

又每隔几步,总能见到式样繁复、雕作精美的神庙,华丽丽地隐身于民宅之间,多由家族、片区及村落集资建成。所以在巴厘岛实在无需特意参观任何景点,而我们唯一绕道去看的皇家园林,反倒低调、简朴,毫不惊艳,但或许皇家风范恰在于此:在寸土寸金的海岛占据大片土地,一反自小空间内发展出来的密集、堆叠风格,兀自营造出一派开阔、舒展、安宁、平和的闲适景象。

峭壁酒店

库塔面海,乌布(Ubud)靠山,最出名就是稻田。随便一间小酒店或餐厅,推开窗,眼前必定铺展出一片经过人工修建的盎然绿意。拜极具想象力的整体规划所赐,这里的建筑物全都环绕着稻田排布,房屋与窗户便是相框,将日常劳作的景象裁剪成众人追捧的风景。

英国作家杰夫·戴尔在他的书中说,在乌布旅行的唯一方式就是从一间精品酒店逛(住)到另外一间,要不则只能陷入商品与兜售者对游客的重围。但我猜,他或许没试过像我们这样包一辆车,由本地司机带引,穿行于如毛细血管般狭窄的弄巷——在宁静的、弥漫着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气息且不断分岔的道路中,在葱郁的热带植物与不时冒出的神庙包围之中,展开一次梦游仙境般的探险。

旅途的终点,随着向山上蜿蜒的小径越来越窄,两旁和路中间的草丛变得越来越深,且不断地有大型热带植物探身试图阻挡,直到最后一刻才终于揭晓。那是一扇传统式样的窄门,跨进去,穿过半开放式的大堂,小心翼翼地踏足于无边际泳池的边界,直至尽头,向下俯瞰,视线顿时悬空。看来在此地,人所建造的、数目有限的房屋不过是个假象,由眼前这个被不可知力削去了后半截的入口跨过,游人方得以踏入其真实的内芯:巨大的、深不可测的山谷,及在峭壁背后无限延展的时空。

我们预订的这间峭壁酒店总共只有3套客房,大堂右侧上下各一,此外就是我们曲折走下上百级石阶,最终抵达的隐藏于半山的小屋。这最后一处客房由茅草覆顶、玻璃为墙,屋前有正对山谷的宽大庭院,院内一个小泳池,内嵌循环系统,池水不间断地自壁间汩汩冒出,冰凉沁肤;沿着狭窄的石阶往上,还能找到一个四面透风、铺设靠垫的凉亭,在那里可以远远地眺望到山谷间那条河流的下游河口。对我们来说,这是真正的“与世隔绝之地”,自踏入窄门的那刻起,外界的一切再无相干。唯一要做的就是靠上躺椅,望着时间如正对着我们的瀑布那般,源源不断地涌出、散落,最终跌入深藏于谷底、无论自哪个角度都无法望见其形貌的长河。

对面山坡上,与视线正好平行的地方,有条人工修筑的小径,通往上下两个平台,山泉在那里被引导而分流成几股,原来是本地居民的露天淋浴房。男性在上,女性在下,随着暮色的降临,他们三三两两结伴前来,边洗浴边闲聊,气氛很是轻松。一位女性似乎注意到我们的存在,我看到她的身姿忽然变得生硬,带着强烈的犹疑,停止宽衣,开始向后避让,这才意识到,作为外来者,我们是怎样唐突地闯入了本属于他们的空间。

即便并未以脚踏上、以身占据他们的土地,然而目光所及,不也是一种打扰、侵犯?事实上,我们的存在本身就已对这个地方、对原本身处其间的人构成影响。这不由得使我再度思考起所谓“风景”:看风景的人不仅置身于风景之外,无法与之融合,甚至作为突入者,以其自生长于都市、与自然分离的碎片化特质,改变着(哪怕是无意间)所进入的每个地方。

这思考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夜幕降临、灯光亮起,山谷中的另一批原住民——蚊子,开始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它们面前,我们从来不是居于强势的侵入者,而是落入绝对劣势的被逐猎对象。

参与这场逐猎狂欢的还不只是蚊子。入住后没多久,蚂蚁出现了,它们的目标是我们随手放在桌上的甜食。翌日,当我在穿透窗帘的晨光中醒来,睡眼去取食物,拿起包装袋的瞬间,又猛然松手将它丢下:袋子里满满的全是蚂蚁!好像全世界的蚂蚁都爬进了这一个小小的袋子里。我光着脚,面对着蚁群,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快而轻地将所有食物丢进垃圾桶,将垃圾桶放到屋外,然后,以最快速度,沿着台阶向位于高处的凉亭逃离。

这个小插曲让我意识到巴厘岛的真实面貌,譬如这里的落叶,每一片底下都密密麻麻,布满淡黄色的虫卵;半露天的淋浴房内,黑色蜘蛛盘踞一隅;门前那棵树上,虫蛹悬挂下来,随风徐徐摇摆;毛毛虫爬行在泳池边缘;在庭院用晚餐时,一只小青蛙忽然跳上桌来……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一砖一瓦往往有着光洁的表面,但在这里,自然界却是以一种最为粗犷的形态,自动自发地将我们纳入了它的温暖怀抱。

在蓦然澄明的心境中,环顾四周,只见清晨的阳光透过对面山壁上茂密的树丛形成非常美妙的光影,而薄薄的云雾在远处河口上方飘荡,一切都是那样新鲜。这时对面山上村落里传出阵阵音乐声,盛装的人群自各个角落冒出,在小径上汇聚起来,涌向临时搭起的戏台边,开始了一整天的乡村社戏。

深邃海底

潜水是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位于库塔东面的奴撒帕尼达(Nusa Pedida),有因曼波鱼(Mola Mola,一种身长三米、90%是头部的大鱼)而著名的潜点。乘坐快艇过海时,首先入眼的是因洋流的冲刷与海风的侵蚀,而呈现出如婆罗浮屠般层叠造型的外海岛屿。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正是受到了这种特殊地貌的影响,才有人造出婆罗浮屠那样的建筑(在乌布附近,有一处“小婆罗浮屠”)。

巴厘岛虽处热带,地面气温很高,却因洋流的缘故海水水温偏低(25摄氏度上下),因故在潜店租用了两件、共5毫米厚的湿式潜水衣(一般在28摄氏度的海水中我只穿一件3毫米),但在第一潜的后半段,已很明显感觉到寒冷。等到第三潜,已是下午阳光斜射的时段,刚入水就觉得遍体寒凉,手指冻到微微发麻,只能将双臂紧紧抱握于胸前取暖。

正是在这样的寒冷环境中,各种软硬珊瑚生长得极其茂盛,造型奇崛、色彩艳丽;海洋生物亦是丰富精彩。最重要的是,少了暖热水域常见的浮游生物,海水能见度极佳,呈现出非常漂亮的深蓝颜色,且清澈透明到如同一整块的水晶,事实上当地有个潜点,名字就叫“水晶”。潜游于这样的海底,人会渐渐地感到自己变为一个半透明的灵魂,任由海底未受人工侵蚀的景致穿透身体。仿佛如睡梦般,我成了海底世界的一面透镜,完完全全地,与风景融为一体。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