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大汽车制造厂商日益频繁地发起召回,并指示经销商暂停销售具有安全隐患的车型,据《华尔街日报》网站分析,其背景是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汽车行业监管日趋严厉,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安全大整改正在迫近。
最新案例是,丰田汽车本周三在全球范围内召回640万辆汽车,涉及5类独立的缺陷、27种车型,包括卡罗拉(Corolla)、雅力士(Yaris)、Matrix、RAV4和汉兰达(Highlander)等全球畅销车型。
自今年年初以来,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福特、通用、丰田和大众总共召回了近1500万辆。行业专家分析称,过去那种车企能够同监管者讨价还价的环境已经改变了,如今,巨额罚款甚至刑事诉讼的潜在风险令高管们不敢怠慢。
上月,丰田分别向美国政府和消费者支付12亿美元和16亿美元,以平息美司法部一项刑事调查和有关的民事诉讼。该公司被控误导消费者且未报告可能导致丰田(Toyota)和雷克萨斯(Lexus)车型突然加速的缺陷,有关隐患被指同数起致命交通事故相关。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法律顾问Allan J. Kam称:丰田的上述和解“必然引起了(其他厂商)的注意”。“它们会想:‘老天!迟早也会轮到我’。”他说。
生产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的厂商和不同的车型日益采用更多的通用部件。
今年1月,韩国的质检结果导致部分美产丰田被召回,原因是座椅表面覆盖物可燃性问题。
来自世界各地的监管警示也让车企们不敢忽视。去年,中国加强了行业监管,迫使大众、通用、上汽等厂商回应消费者对维修服务的不满并召回部分订单。而2008年三菱汽车四名高管因隐瞒产品缺陷被判刑的例子更是触目惊心。
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Eric Holder)评论说:丰田的案例应当“成为一个样本”,其他车企应避免重蹈丰田的覆辙。
但丰田绝不是唯一样本。目前,通用汽车因点火开关缺陷,不仅要大规模召回,而且还不得不在美国国会和公众面前反复申辩。通用的教训是,如果对一个缺陷反应过迟,后果很严重。
上周,通用CEO博拉(Marry Barra)在电视直播的国会听证会上遭遇尖锐质询。该公司因点火开关的相关事故而面临多达数十起的民事、刑事诉讼。
博拉女士反复申明通用正在更改内部流程,以更及时地发现和修正安全缺陷,并且新近设立了全球安全官的岗位。当年丰田在召回风波中也是这样做的。
丰田当时设立了一名首席安全技术官和一名北美质量官,直接向社长丰田章男报告。丰田还创建了一个全球品控部并在美国密西根州设立汽车安全研究中心。
上月,丰田章男先生称,丰田和大多数汽车厂商如今都奉行主动召回策略——即使没有政府指示,也会召回车辆,更换部件。
周三的大规模召回“旨在自我鞭策,重申安全质量、以人为本、顾客至上和言出必行的重要性,”丰田发言人在美国总部做出上述表示。
近年来,车企召回案例数量稳步上升,特别是近三年趋于频繁。一份来自Stout Risius Ross咨询公司的研究认为,2010~2013年,召回案例数量激增,原因包括NHTSA执法趋严,以及2009年和2010年丰田召回时间的高曝光率。
召回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则是,汽车工业在不同车型中使用同种配件的做法变得普遍。福特前不久召回座椅支架,就涉及福特Fusion、林肯MKZ两款小轿车和翼虎(Escape)SUV、C-Max MPV等不同车型。
根据该公司整理的NHTSA数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市场共召回汽车1.23亿辆,到了21世纪头10年,该数字上升至1.7亿辆。而就在最近的这三年中,美国汽车市场召回数量已经达到了6300万。
“汽车公司往往争取在产生负面效果之前主动召回。”分析师Jessica Caldwell称。她还注意到消费者对例行召回往往表现淡定,但对那些涉及事故尤其是伤亡案例的缺陷反应敏感。
2009年,在突然加速问题曝光前,丰田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17%。据Autodata研究公司统计,一年后,该份额迅速降低至15.2%。2011年,受日本地震海啸影响,丰田许多工厂停工数周至数月,进一步削弱了其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丰田在美市场份额已跌至13.9%。周三,丰田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下跌3.1%。(马俊 编译)
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89.6万辆,同比增长18.3%,产量居全国第7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1万辆,同比增长58.4%,自4月以来产量稳居全国第4位。
车俊强调,要清醒认识到,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容易反复,要久久为功、持续整治。
汽车产品速成化趋势日渐明显,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软件领域缺陷的改进刻不容缓,低价无序竞争更是滋生安全隐患的重要土壤。
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非夕科技完成亿级美元融资……
简化返利设置,明确返利标准,杜绝模糊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