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家林业局:全国每年完成造林600万公顷以上

第一财经APP 2015-03-19 14:36:00

责编:罗嵛月

林业部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森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污染物和阻止沙尘、粉尘,森林越好,绿地越多,空气越清新。

全国绿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3月19日在京表示,2011-2014年,全国每年完成造林600万公顷以上。但随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不断加剧,绿化美化形势依然严峻。

在出席国际森林日植树活动仪式上,张永利说,联合国将2015年“国际森林日”的主题确定为“森林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之中,森林以其独特而强大的固碳、储碳功能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写入了《京都议定书》等相关文件。

林业部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森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污染物和阻止沙尘、粉尘,森林越好,绿地越多,空气越清新。经研究发现,每平方米森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6千克,释放氧气1.2千克。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量4947.66亿立方米,年固土量70.35亿吨,每年森林可减少土地损失351.75万公顷,森林年涵养水源量相当于建设13个三峡水库。

此外,森林对PM2.5等微颗粒的调控功能也较为明显,经在北京地区实验,单位绿化面积的滞尘量在1.12-20.59克/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越高的地区滞尘量越大。

张永利介绍,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把发展林业确定为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4大目标之一;在2008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将发展林业明确为我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内容;2009年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强调“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200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目标和主要行动;2013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林业必须承担起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重大职责。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向全球作出了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并确定了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分别达到23%和151亿立方米的奋斗目标。

张永利说,今年林业部门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突出抓好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江大河源头、沙化及石漠化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加强森林保护,扩大天然林保护工程,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森林资源连续30多年持续增长。

全国绿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讲话。摄影/章轲

2015年“国际森林日”植树纪念活动现场。摄影/章轲

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永定河大堤上的百姓。摄影/章轲

森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污染物和阻止沙尘、粉尘。摄影/章轲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