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白酒香型种类很多,一般都是当年生产当年就包装出厂。没有哪一种会像酱香型的茅台酒一样,从生产到出厂需要5年时间。
看看茅台酒的酿造工艺。
茅台酒酿造的过程始终遵循“端午踩曲、重阳下沙”的季节性生产方式,需要经过两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过程,被誉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蒸馏酒酿造工艺。
新酒生产出来之后,要装入陶坛中封存,形成“基酒”。并在第一年进行“盘勾”。按照酱香、醇甜、窖底3种味道进行“合并同类项”,然后再贮藏3年。
3年后按照酒体要求进行“勾兑”。用数十种基酒,按照不同的比例勾兑出一种酒,形成一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
经过上述工艺后,再进行最后一项工作“调味”。调味的过程中要加入“调味酒”。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至1年,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进行灌装进入市场。所以,茅台酒的平均酒龄至少在5年以上。
与国内其它香型白酒对比,贮藏时间上如此悬殊的不等式,主要建立于茅台人对陈酿贮藏的独特理解:
由于刚酿出的新酒,含有醛类和硫化物等低沸点杂质,难免有暴辣、冲鼻、刺激性大的缺点,而通过陈酿贮藏,酒液自身的氧化还原和脂化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就有效地排出了酒的低沸点杂质,使乙醛缩合,辛辣味减少,变得柔和、绵软,增加了芳香。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还增加了水分子和酒分子的自然融合,促成了有益微生物继续繁衍、生殖,酒体更加老熟、醇化,营养成份更加丰富。同时,这也茅台酒的另一关键工艺环节——“精心勾兑”的需要。
“精心勾兑”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为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陈酿结束后,尚需用少则三四十种、多则七八十种,甚至两百多种不同浓度、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香型(酱香、窖底香、醇甜香)的单型酒来进行勾兑,才能勾兑出最后的成品茅台酒。
漫长的茅台酒酿制过程,最初入库的新酒除一部分要挥发掉,另外总有15%至20%要被继续陈放下来,以备今后的茅台酒生产勾兑之用,所以,实际的茅台酒出厂量仅为生产量的75%左右。
如今,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贮藏茅台酒的酒库甚至多于生产茅台酒的厂房。日积月累,茅台酒的酒坛多达数万个,陈放总量高达数万吨,陈放酒龄跨度百余年,价值数百亿。这些财富,是茅台人“不卖新酒”的底气所在。
当然,茅台酒独特的优良品质还与不可复制的地理气候环境、赤水河的水质、当地出产的高粱等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