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摩根大通调查:中国经济形势成跨国企业在亚洲最大挑战

一财网 2015-11-03 01:42:00

责编:林洁琛

摩根大通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48%受访者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正成为对其业务带来最主要影响的因素。

中国经济的新格局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正成为全球跨国企业首席财务官们在亚洲面临的新挑战。

摩根大通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48%受访者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正成为对其业务带来最主要影响的因素,在今年一季度,仅有13%受访者对此特别关注。

“人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现在名义GDP仍高达10万亿美元左右,6%-7%的增速意味着每年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仍然创造出数千亿美元。”摩根大通企业银行亚太区执行总裁Muhammad Aurangzeb认为,这些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调整期战略和结构,从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的过程中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早些时候,外汇波动是跨国企业最为担忧的问题,现在虽然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忧虑有所上升,但汇率波动依然受到关注。今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突然调整,以及美元对亚洲货币普遍走强,都在迫使企业迅速调整其对冲策略。

“那些大量使用或接受亚洲货币,并且需要将收入转换成美元的企业,将面临挑战和压力。”Aurangzeb认为,8月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令很多人感到出乎意料,这反映出人们需要转变思维,将人民币真正地作为一个主要国际货币来看待,“最近我们面临的这些挑战,一个直接的记过就是我们会看到中国区的资金管理运作将进一步融合到区域资金管理中心下。”

相比之下,企业财务官们对于利率水平的变动并没有那么忧虑。只有不到2%的受访者认为利率升高将成为其面对的风险管理问题,在今年一季度,还有24%的受访者曾将利率上升看做其面临的风险。

Aurangzeb指出,美联储对于利率提升已经与市场有了良好沟通,人们对此已经有所准备,“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从美联储政策对企业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的长期增长前景的影响,转向亚洲区的非有机增长机会上。”

摩根大通的调查还揭示出其他一些有趣的行为模式。在亚洲,货币市场基金、政府债券和商业债券是跨国企业最常用的短期投资工具,40%受访者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而随着区内监管的变化,接近一半的受访企业称,他们正考虑用多样化的方式投资闲置资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