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调任中央深改办专职副主任

第一财经APP 2015-12-01 20:40:00

责编:栾志昊

陈一新调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免去陈一新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据浙江日报旗下浙江在线和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12月1日下午,中共温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会上,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宣布中央和省委的决定,陈一新调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免去陈一新中共温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1959年9月出生的陈一新是浙江泰顺人,1976年参加工作,曾任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团总支书记,丽水地委办公室科长、副主任。随后,陈一新进入浙江省委办公厅,历任调研写作处副处长、正处级副处长,党群政法处处长、综合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2006年6任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一职上,陈一新恰好是舒国增的前任。去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舒国增进京担任中财办副主任。

省委政研室是为省委决策服务、从事综合性研究的工作部门,为正厅级机构,其主任一般由省委副秘书长兼任。也就是说,省委政研室是省委的“智囊团”和“参谋部”,可谓各省的“一号智库”。而作为该机构主官的政研室主任,堪称省委领导的“核心智囊”。

作为沿海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浙江以约占全国1%的土地和4%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7%的生产总值、6%的财政收入和11%的出口额。这几年浙江主打智慧经济、智慧产业,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来推动“浙江智造”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成绩比较突出。

在区域均衡发展方面,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目前浙江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堪称是全国各省份均衡发展的典范。因此,连续两任浙江省委政研室“一把手”进京担任要职,也许有助于浙江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2012年1月,陈一新由省委办公厅转赴地方“历练”,担任金华市委书记。主政金华期间,他提出打造“金义都市新区”,并成功引资阿里巴巴,让马云的“菜鸟”物流(中国物流骨干网)在此落地。按照计划,阿里巴巴要在全国主导构建8个“新型网络枢纽城市”,金华是首个,在这里要建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关键节点的首个全国样本项目。

2013年6月,陈一新又转任温州市委书记,调任这座因改革而兴并以“温州模式”驰名的“中国民营之都”。彼时,自2011年始发的民间金融风波、企业金融风波重创温州,已然深陷泥淖,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从浙江“第一方阵”跌落“第三方阵”。曾领风气之先的“温州模式”更是遭遇空前的质疑甚至否定。

甫一上任,陈一新便将振兴实体经济、坚持发展“温州模式”推至施政的战略位置,以此为切入口开始了推动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之旅。2013年12月,在温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陈一新作了坚持和发展“温州模式”、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报告。

去年7月1日,陈一新在《瞭望》杂志发表了篇题为《坚定“温州模式”自信》的文章。文章说,“温州过去是中国改革的先行区,现在仍是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将来还要做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模范生。”他写道,我们要坚定对“温州模式”的自信,坚定对温州人创业创新精神的自信,坚定对温州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勇于开辟改革新天地,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定不移地把“温州模式”发扬光大,继续把温州这面改革的旗帜高高举起。

在担任温州市委书记一年半后,去年底,陈一新升任浙江省委常委兼温州市委书记,进入到省部级领导干部行列。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