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决定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地方政策如何配套成为市场关注焦点。1月23日,政协上海市十二届四次会议正式开幕。《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今年不少政协委员的提案,聚焦在上海如何制定鼓励生育两孩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建议上海增加30~45天产假
目前,上海规定第一孩产妇享产假98天,如果是24周岁之后生育,则增加晚育假30天和配偶陪护假3天;生第二孩的产妇仅享有产假98天。随着国家不倡导晚婚晚育,上海取消晚育假30天和配偶陪护假3天。
台盟上海市委提案《关于制定鼓励生育两孩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议》中表示,取消晚育假和配偶陪护假让上海实际享有的产假期将更偏少,并且未能体现男性参与,这与国际上一些大城市、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这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不符。台盟上海市委建议,上海延长产假30-45天,即不论一胎、还是二胎,均从现在的98天增至128-143天;晚育陪护假直接改为配偶陪护假,从现在的3天增至30天。
台盟上海市委认为,延长产假替代晚育假,体现了国家不再倡导晚婚晚育的理念;增加配偶陪护假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照顾责任,能够更好地平衡男女两性的职业发展;而建议配偶陪护假为30天,看似提升幅度较大,但这是参考全国大多数省市现行10—15天配偶陪护假、国外如美国旧金山市达到4个月的情况,分析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趋势得出的综合结果。
上海市政协委员曹艳春的提案《关于上海规定父亲陪产假及父母假的建议》中,上海应该尽快修改《上海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并规定男性陪产假及收养父母假。其中,男方所在单位应该给予享有不少于15天的带薪陪产假。
上海市政协委员张培基在提案中也建议,上海要制定具有足够吸引力的生育奖励政策。如广东已率先提出生育二胎后女方产假增加30天,男方陪假从3天增至15天。鉴于上海的实际,女方奖励假应不低于广东的政策,增加量至少在30至40天之间选择一个合理的天数。男方可增至20天左右,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怀。
政策降低生育成本
根据台盟上海市委上述提案,经济条件致使很多家庭放弃两孩的打算。有关测算表明,在上海养大一个孩子大概需要200万元,37%的家庭因经济原因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
为此,台盟上海市委建议,上海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比如增加生育津贴、减少缴纳个人所得税,将义务教育扩大至幼儿教育;完善医保体系,减少个人自费比例;推进保障房建设,打破许多家庭买不起房的困局等来降低两孩生育成本。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的提案建议,对生育二孩进行适当财政补贴,减少生育成本负担,增加民众生育意愿。
杨雄称,这一方面应借鉴国外经验,如为了鼓励生育,俄罗斯从2007年开始实施“母亲”基金,对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提供补贴,目前已有6000万个俄罗斯家庭享受了这一补贴。俄国家杜马已经通过将现行“母亲”基金延长至2018年的决议。这一鼓励生育政策实施8年来,使俄罗斯出生率增长了30%。
另外,台盟上海市委上述提案建议,在鼓励“两孩”的背景下,建议不增加企业缴费比例,将因生育数量增加和生育假期增加的资金统一由生育保险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足。
杨雄建议,通过人大立法,推出以家庭负担和赡养人口为单位的实际综合个人所得税征税制度,合理均衡税负。减轻因为生育二孩而带来的家庭税负,提高生育积极性。
杨雄还在提案中建议,鼓励在最佳年龄生育、并保证二孩享有同样的社会福利待遇。妇女生育险、计划生育子女补贴、幼儿园补贴等由财政适当增加补贴,减少雇主负担成本。将治疗不孕不育医疗服务纳入医保,减轻生育障碍育龄人群的经济负担。
这一过程涉及精细的操作步骤,需要先从女性皮肤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然后将其植入已取出细胞核的卵子或卵母细胞中。
卵巢是女性体内为数不多需要“提前退休”的器官。在辅助生殖中,最让医生感到无助的就是年龄。
目前,人社部门正在抓紧开发线上经办系统,方便用人单位便捷高效申领补贴,用人单位可于8月底起在线上申请补贴。
2025年秋季起,幼儿园大班免一年保育教育费,由央地财政共同负担,降低家庭育儿成本。
“文弱书生”的出现,是男性气概的“去势化”的一个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