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要买高价的奢侈品可没有以前那么畅怀了。4月8日开始实施的跨境电商新政下,一些高价的商品的纳税额大幅提高。以海外进口高档手表(审定税率在人民币10000元及以上)为例,其税率从30%上调至60%,而进口珠宝首饰的税率则从10%上调至15%。
“中国希望把海外购买力吸引回来,培养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这也符合发展消费驱动型经济的目标。”Global Insight的经济学家Yating Xu日前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候指出。
经济学家们说的中国人的海外购买力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随着海外旅游的带动,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消费的势头愈演愈烈,其中以高档商品为例,来自贝恩公司的一份数据报表表明,2014年的奢侈品海外代购市场的规模估计为550亿~750亿元人民币,占比达到15%;代购主要集中在化妆品、皮具、腕表和珠宝;70%的消费者们通过代购渠道购买过奢侈品。
一年后,这家咨询机构再度发布了一份关于奢侈品消费的报告,称2015年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下降了2%,而中国消费者的海外消费却增长了。2015年,海外奢侈品购物的整体涨幅为10%。消费者蜂拥至日本购物,支出增长高达200%以上。汇率的优势和具竞争力的奢侈品的定价使韩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也成了2015年中国消费者的热门购物地。
上述报告指出,出境游的增长以及中国购物者对B2C海外网站的依赖和信任度增强,刺激了海外购的发展,也导致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整体下滑。
为了将消费者吸引回国内消费,从2015年年初香奈儿率先调价后,诸多奢侈品牌纷纷下调在华销售价格。
贝恩合伙人、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Claudia d'Arpizio称,随着中国大陆与欧洲等地区的价差缩小,加上中国新的税收措施和海关监管措施对海外购物活动的抑制作用,预计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的需求将改善。他表示,中国同欧洲的奢侈品价差已收窄至平均35%左右的水平,在不久的将来则会收窄至约25%。而在一年多前,中欧两地市场奢侈品价差触及峰值,高达70%左右。
对于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巴黎银行分析师卢卡·索尔卡(Luca Solca)表示:“我们预计,中国代购和旅游者的海外购物将受到不利影响。”
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新税收政策确实对奢侈品跨境电商业务和代购影响重大,但对在国内销售的品牌的产品销售不会有太多的利好。“会抑制部分海外的购买,但不会将消费转移回来。”她说:“别忘了国外还有退税和打折,价格差距依旧在那里。”
跨境电商能够促进消费市场多元化、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并促进全球经济合作。
中国供应链在全世界依旧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美国的中小企业很难转移供应链,短期也很难找到中国以外的供应商。
美方取消对华小额免税政策,改变不了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势头,我们愿意同各国一道加强合作,共同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
航班和旅客量同步提升下,票价水平也一改往日的“旺丁不旺财”,以至于不少旅客没能在节前最后一刻等到此前小长假多次出行的票价跳水。
据悉,首批参加的20家跨境电商平台包括全球速卖通、Lazada、Daraz、淘宝出海、阿里国际站、亚马逊、集酷、Voghion、中国制造网、义采宝、Inniverse、毛衫派、得物、OTTO、日本乐天、新蛋、Shopee、Wildberries、Egatee、Ozon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