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销售快速萎缩之时,一家连锁零售店“名创优品”连锁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在全球开了1300余家店,并放话五年内不会上网销售,这家连锁店的自信从哪里来?其联合创始人、赛曼控股集团董事长叶国富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出了5字发展秘诀:把产品做好。
受日本百元店启发的这一实体零售店,2013年同时在日本与中国创立,其产品与发展模式与日本大创等百元店十分相似。历史悠久的日本百元店品类丰富且物美价廉,名创优品就是借着这种模式发展了化妆品、饰品、日用品、数码产品、零食等品类,基本卖10元、15元一个。
降低成本 经受质疑
名创优品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快速扩张中也遭到了抄袭、高仿、虚假宣传的质疑。但诸多非议并没有阻碍名创优品的开店步伐。
虽自称是日本品牌,但名创优品在日本只有四家店,而且80%的产品“Made In China”。这一点让名创优品招致极多虚假宣传的非议。但毋庸置疑,这确实是一家跨国公司,名创优品在日本、新加坡、迪拜等地都有门店。作为跨国公司的背景也为名创优品在国内采购上获得了一些便利。
“中国的某些企业信誉太差,在中国卖东西要会收账。”叶国富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道,东西卖出去,钱不一定能收回来,“跟外贸打交道简单,不请客吃饭,不喝酒。所以很多外贸厂商根本不愿跟国内企业合作。”
名创优品通过在日本以外企的方式下单,将大部分的货物直接运送到广州仓库,再于国内其他地区售卖,只有少部分才会送到海外销售,这种方式使名创优品直接获得了大量低价优质的外贸商品。当与外贸公司合作时间更长后,彼此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再从国内下单就比较容易。
名创优品有哪些产品是进口的?叶国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日用品由中国生产,化妆品主要来自韩国。”然而,进口眼线笔护手霜10元一个,关税问题如何解决?实际上,名创优品进口的只是化妆品原材料而非成品。
化妆品成品进口缴纳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加起来约在57%~197%之间。名创优品选择进口原材料回国组装,使税率大大降低。实际上这并不是真的原装进口。在连锁店内,它有许多与资生堂、屈臣氏、雅漾等品牌相似度极高的化妆品,进口原料自行组装也有弊端,因此有人质疑名创优品在提供物美价廉产品时也存在抄袭。不过叶国富似乎并不在意,“物美价廉,化妆品的销量极大且口碑不错。”
对于选人用人上,叶国富也颇有一番心得。他说,每家店拥有约15名员工,全球接近2万人。叶国富说:“很多人愿意来我们公司,招营业员只要年轻阳光踏实就好,初中文凭的员工就可以了,平均工资3000元/月。”连锁店在全球拥有约200名买手,主要工作是发现新产品。公司目前较为缺乏的人才是店铺管理人员。
名创优品的产品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品,定价大多都在10~15元之间。卖的都是些最便宜的产品。叶国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内低端产品零售商有一个真空,所以名创优品发展特别快。由于高端市场已经被无印良品所占据,近期内将不会做高端市场。
薄利多销 快速周转
这1000多家店的商品,平时存放在哪里?名创优品一共只有8个仓库,7个在国内,1个在国外。叶国富表示,大部分的商品都存放在店里,每15天就可以周转一次库存。
为快速周转货物,名创优品把门店全部都开在大型购物中心和主流步行街,因为这些地方人流量最多,商品卖得快。快速周转不仅降低了仓储成本,也使得公司现金流较为充裕。
优越的店铺地理位置带来巨大的租赁成本,名创优品南京路店面年营收为2000多万元,其中租金为300多万。叶国富称,公司单店平均投资成本为300万,年营业额约600万,约有8%的毛利润。
为满足顾客自由挑选的心理,名创优品要求营业员不许主动去向顾客推销产品,只需踏踏实实送货补货打扫卫生,只有等顾客主动询问时才向顾客介绍。在商品种类的选择上,他也紧跟消费者的喜好,坚果、干果、护肤品、数码产品这一类年轻人的最爱,使得销售比例增加。“网上那些卖得好的坚果,我们要多卖,就卖10元一包。”他说道,“不管用什么思维,什么套路,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不过是物美价廉。”
开这么多家店,钱从哪来?他表示,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和合作伙伴资金。在融资问题上叶国富的态度也十分坚定。“我们不融资,找了风投你就要为股东们做事,要以提高利润为主要目的,我们想做自己的事情。”虽然名创优品不打算融资,在上市问题上也没有具体计划,对未来发展仍旧野心勃勃,其庞大的发展规划是2020年在全球开上6000家店。
名创优品表示,计划将债券发行所募集的资金约一半用于股票回购,一半用于加速海外市场开拓,两方面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长期股东价值。
永辉超市计划明年自主调改门店超过100家,并与名创优品探讨商业合作的可能性。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源于品牌未能坚持其核心理念,反而试图迎合外界期待,导致定位混乱和竞争优势丧失。
后续名创优品与永辉超市能否在业务以及资本市场有所提升,具体要看双方如何协同整合,合作效果还要拭目以待。
名创优品港股超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