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以“铸重器 赢未来”为主题的“2016清华控股·第一财经夏季达沃斯主题论坛”在天津召开。
在“汇聚与融合—创业3.0时代”主题讨论环节,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表示,资本市场建设是支持创新创业的重中之重。
在汪潮涌看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业创投、全民创富,正是创业3.0的时代特征。在创业3.0时代,政府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资金支持力度也大幅度提高。除了从空间维度和服务维度来支持创业创新,资本维度也非常重要。目前支持创新创业最大的一个短板在于创投资本的发展。
他认为,创投行业的冷与热,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密切相关。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整个金融体系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我们中国的金融行业200万亿资产,93%是银行掌控。保险、信托,加上基金、证券公司,加起来掌控的金融资产不到10%。”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也就说中国现在的融资大部分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太低。经过22年股市的发展,中国只有6000多家主板上市公司,新三板号称超过7000家,但问题是流动性不足,募资能力不强,交投不活跃,所以中国创投最后的症结是在于出口不通畅,上市公司的数目太少。
“对于2000多万家企业来讲,6000多家主板上市公司,加上7000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这是九牛一毛。所以大家谈创新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呼吁我们的资本市场要更加开放,要给我们创投资本和创业企业家更加开放的机会,而不是现在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
在汪潮涌看来,创业成功需要有一个周期,没有7年甚至10年是很难成就一个上市公司,“而中国出资人很少愿意等待超过5年,那么中间通过上市,通过并购退出非常重要”。
因此,汪潮涌呼吁,把建设资本市场作为支持双创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退出通道,就无法形成创业的良性循环。
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一财网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让更多有能力、代表未来航向的创新企业入场,有助于做大创新资产蛋糕,让中国资本市场更具投资价值。
全力把学会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高端智库平台。
资本市场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挑战,应当如何应对,是当下关注的重点。
随着李在明的上台以及新一轮预算案出台的前景,海外投行已纷纷上调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或许可以成为提振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