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第三部之崛起》海报
2月9日起,由宁静、张博、王小毅等主演的《大秦帝国第三部之崛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许多网友高呼此剧为“国产良心剧”,豆瓣评分也达到8.6。原著作者孙皓晖则告诉第一财经:“从原著角度来说,第二、三部(电视剧)与原著的重合率不超过10%,按照论文查重的标准,已经是与《大秦帝国》原著分离开来的一部独立作品了。”
稍早,小说版《大秦帝国》由中信大方推出了6部17卷的“全新升级版”,定价依然是598元,与2012年世纪文景11卷“全新修订版”持平,在这个书价年年“通胀”的时代,算得上良心价了。考虑到如今的中信大方高层,很多都是从原先的世纪文景跳槽而去,将这部长年高居畅销榜的“巨著”带到新东家,并在重新分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延续前一版的营销策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信2016全新升级版 《大秦帝国》
这部50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主要讲述的是秦国自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的历史。从战国到秦朝的160余年间,六代君臣不断开拓,最终横扫八荒,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像这样将某一个时代单独作为描写对象并全方位呈现的小说,在中国文坛并不多见。
“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孙皓晖在小说序言中,开篇就写下这句话。记者查阅孙皓晖近8年来的公开发言时发现,对于司马迁、董仲舒及其他古代文人针对“暴秦”的抨击,他从来都不认同。打破“暴秦论”,推翻“儒生骂秦”的“传统”,是他念兹在兹的事情。
在3月25日由观察者网主办的“观天下”论坛中,孙皓晖甚至提到他曾发出这样一个倡议:“希望中国以国家层面的权力去保护和明确具有历史标示性的中国历史人物,明确几个历史坐标。”然而,他真的希望动用国家权力来为历史人物“定位”吗?具体又该如何操作?记者在邮件中就此向孙皓晖提问,他给予的回复却颇具“秦风”,就是简单霸气的三个字:“不回答”。
对“非秦”言论的水准很失望
孙皓晖不止一次在公开发言中提到,《大秦帝国》“是一部精神本位的作品”。人们能在《上海世纪版〈大秦帝国〉,我做了哪些修订?》一文中,体会他所说的“精神本位”的具体含义:“一部历史文学作品,最大的难点不是其所叙述故事的史实性,而是能否以新文明理念重新解读历史。解决了这个最大难点,这部作品的基本面就完成了。”具体到这部小说,孙皓晖想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是如何评价秦帝国,第二个是如何评价儒家”。
孙皓晖曾“翻遍二十五史,做出了相对细致的整理与摘录”。他说自己想搞明白历代对秦的非议,究竟有多少理由和证据。这番检阅的结果是:“‘非秦’言论的水准令我很失望,说到底,他们提出的总概念只有一个——暴秦。其余十分之八九,都是论断性地分类指斥秦如何暴政。”
那些反秦言论中,孙皓晖觉得,最重要的“原发性理论”,就是秦末六国贵族的反秦言论,以及西汉董仲舒的批秦理论。在小说最后的《祭秦论》中,孙皓晖考据和分析了这些理论的“虚假性”。在他看来,西汉之后,攻击秦朝的言论都是以这些资料作为基础而不断追加,“没有任何创造性,没有任何史料价值”。接受本报采访时,孙皓晖强调说:“两千余年的中国学界对秦的评判,基本丧失了客观性,已经不愿意将秦帝国当作一个严肃的历史问题,来进行认真的讨论了。”
孙皓晖曾是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出版了《金色的农业帝国——中国经济法制史》。成为小说家后,他也始终未脱法学学者的自觉。“可以说,如果没有进入法学领域,我对秦的认识肯定不会完成第一个理性评判——秦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上唯一的一段古典法治社会。”
既然历代学者对秦的批判经不起审视,孙皓晖希望通过一部5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来重塑秦的“精气神”,拨开历史的迷雾。“(小说中含有的)虚构,历史研究著作是不能写进去的,但是作为文学作品我就能把它写进去。这个只要推理可靠,历史坚实,表现出来的一切自然进程都符合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我认为那它就是合理性的。”
孙皓晖当然也承认秦帝国有历史缺陷,就现实而言,帝国政策的制定操之过急、没有充分的修法准备,法治出现失衡。但他更强调的是,“若从文明史的立场评判,秦帝国没有什么重大缺陷,有小缺陷”。在他看来,秦的政策远比后世屡屡出现的暴政清明平和得多。可惜的就是秦覆灭太快,使得这个王朝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
重拍电视剧
孙皓晖写了整整16年,完整出版也已过去9年。而从2006年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之裂变》播出算起,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也已播出至第三部,历时长达11年。但关于秦、关于《大秦帝国》的小说与电视剧,总能掀起波澜,引人关注。
春秋战国至秦这段历史的阳光、变化及雄浑,是孙皓晖希望在小说中着力传达的。而小说受到读者赞赏的,也正是其中洋溢的浩然正气,以及对当时军事、生活、风俗细节极为精微的刻画。孙皓晖说,他爱看杂书,也把自己的知识分类,像中国的四大实用名著《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梦溪笔谈》以及《水经注》,他都读过。老秦人当时都种什么,收成如何,食物如何烹制,这些细节,他都有过详细研究。在他看来,“推理可靠,历史坚实”是文学作品可以血肉丰满的基础。
不过经中信大方的责编核实,最新的17卷本“升级版”,主要改动只是加入了一本《进阶手册》,将小说所涉及的经典战役及相关的文化常识简要列明,以便读者对照、查看。另外,就是使用了更轻的纸张、更大的字体以及新的排版,全套册数由11卷增至17卷也是因此之故,而非内容上有何增补。
《大秦帝国》之后,孙皓晖又于2012年出版了《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以及《中国文明正源新论》,2016年又再版了《强势生存》、《战国:大争之世》,另一本《国家时代》也即将出版。这位68岁的作家目前还有一个新计划:启动《大秦帝国》电视剧的重拍。预计将于今冬开机,明年完成《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事实上,在央视已经播出的三部《大秦帝国》中,只有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为孙皓晖编剧,此后他就没再参与。
《大秦帝国第三部之崛起》剧照
关注分红政策、信贷投放、资产质量等核心问题。
包括2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40多名外部科学家也签署了这封联名信,声援NIH,呼吁恢复因政治被延迟或终止的拨款,并要求允许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国际研究项目继续进行。
刘晓庆回应:王某举报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美联储官员戴利:通胀风险上升,降息或需等待;摩根大通发布财报季前瞻;高盛发布消费板块报告。
由于技术演进及其对经济社会规则的冲击很可能快于相应强监管能力的提升,仅靠政府力量难以有效行动,强监管可能一时跟不上,各种弱规则很可能是治理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