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政府网站消息,河北省将积极推进雄安新区水利规划建设各项任务,围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不断提升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能力。
围绕保障防洪安全,加快推进新区周边水库、河道堤防等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确保主体工程10月底前完工,具备通水条件,为白洋淀生态和沿线农业提供水源。围绕保障生态安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积极推进白洋淀上游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水产业,严控入淀污染源。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日前表示,京津冀区域是全国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短缺、地下水漏斗最大的地区。水环境治理是雄安环保问题的重中之重,雄安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双重考验。
从雄安新区规划来看,白洋淀处于规划中的雄安新区中部,是雄安新区最大、最重要的水源地。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群,现有大小湖泊143个,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但据河北省环保厅于2016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重度污染。2017年2月河北省水质月报显示,白洋淀4个断面总体水质为Ⅳ类,水质问题突出。
针对白洋淀目前严重的水质和生态问题,河北省先后出台了《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2015-2020)》和《河北省白洋淀和衡水湖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其中《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19年白洋淀区除南刘庄点位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外,淀区其他区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划》中推出大力抓好河流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共规划了10类156个项目,总投资近246亿元。
在此背景下,将使区域内节水以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内的公司进一步受益,建议关注这些领域的行业龙头:大禹节水(300021.SZ)、首创股份(600008.SH)、渤海股份(000605.SZ)以及碧水源(300070.SZ)等。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已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溯源调查中,有关结果将及时公布。
杭州余杭环境水务集团致歉:水质已恢复,请用户对“存水”进行排放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防汛抗旱带来严峻挑战,需要筑牢国家水安全屏障。
公平开放水利基础设施市场,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具备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
“两重”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