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向零售全面转型,对公、同业协同发展。高管团队调整到位后,在6月29日的2016年股东大会上,平安银行宣布了转型的清晰策略。
“通过技术手段,充分调动资源,改变传统的产品及服务模式,使零售业务超常规发展。”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作为转型的关键一年,该行零售、对公业务,均已制定清晰的“1-2-3-4”目标,并进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技术人才加盟。
对于“1-2-3-4”策略,谢永林解释,零售方面,将以信用卡为尖兵,提升大数据和账户两大能力,打造以“SAT(社交+移动应用+远程服务)+智能主账户”为核心的零售银行。对公方面,将通过这一策略,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发展的转向。
打造智能零售银行
在6月29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十二字转型基调,再次成为谢永林再三提及的内容。在此前的2017年3月年报发布会上,谢永林首次首次全面亮出了该行这一未来的转型方向。
不同于三个月前的框架式构想,此番十二字转型“箴言”的具体路径已然清晰。谢永林称,在零售突破方面,已经制定清晰的“1-2-3-4”目标,即以信用卡为尖兵,提升大数据和账户两大能力,打造以“SAT(社交+移动应用+远程服务)+智能主账户”为核心的智能化、移动化、专业化的零售银行。
“目标是把口袋银行APP,变成国内零售银行最好的APP。”谢永林说,传统银行依托网点、面对面服务,难以快速发展零售业务。根据目前的规划,该行将通过技术手段,充分调动集团资源,改变传统的产品及服务模式,使零售业务超常规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科技能力至关重要。面对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银行间的竞争也是风起云涌。2016年12月,招商银行就已推出人工智能产品摩羯智投。2017年5月,中国平安也推出了面向中小银行的同业技术、业务平台。
“现在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大大提升了金融用户体验。” 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说,该行发挥综合金融和自身优势,打通了线上线下业务。以前大部分银行信用卡、贷款、投资理财等业务是割裂的,平安银行进行了合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谢永林还称,科技引领方面,平安银行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一批代表最新科技水平的人才加盟,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产品体验,提高竞争力。在零售突破方面,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无论是贷款增速、存款增速,还是资产规模增速、客户数的增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结果。
更加注重资产质量
全力向零售转型的同时,经过此前四年的调整、发展,平安银行的对公业务,也在进入新的阶段。与零售一样,该行对公业务也制定了“1-2-3-4”排兵布阵图。
“发展零售不代表不做对公,不代表不加强金融同业或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公发展得越好,对零售的支持力度越大。”谢永林表示,该行的对公做精,具体而言是精选行业、精选客户,用好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以“商行+投行+投资”模式,走轻资本、轻资产的精品公司银行之路。
而对公“1-2-3-4”策略,是指以资产质量为生命,坚持行业化、双轻发展两大经营理念,以系统、考核、团队为三大保障基石,纯存款、真投行、主办行、KYB四大实施路径推进转型。据介绍,KYB全称Know Your Business,是平安集团重点创新项目,属于中小微企业数据融资服务体系,近期已有项目落地。
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说,2016年以来,该行整合公司、投行、资金同业业务,重构大对公板块,以“行业化、专业化、投行化、轻资产、轻资本”模式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公司业务由过去规模驱动型,转向注重质量和价值的内涵式发展模式。通过纯存款、真投行、主办行、KYB四大实施路径,实现转型突破。
平安银行还表示,新的执行董事、监事调整到位后,将会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并计划首次在境外市场发行期限为1年以上、总额不超过10亿美元的中长期债券,以支持离岸重点业务、国际化经营战略,并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售后依旧是经销商毛利贡献最大的板块。
在这股AI革命浪潮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凭借其独特优势助力中国金融AI的发展,并在全球金融科技竞赛中巩固自身地位呢?
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对符合条件的场景应用项目按照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今年上半年,BBA利润延续了去年下降的态势。其中,奥迪是唯一一家营收上涨的车企。
AI漂白通过模糊技术细节和夸大功能,破坏用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理解与信任,不仅容易导致投资误判和资源错配,更会侵蚀整个金融行业的信任基础,从而阻碍AI技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