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国生物产业规模超2万亿 基因检测年均增速超30%

第一财经APP 2017-07-03 21:01:00

作者:冯芸清    责编:刘展超

近几年,我国生物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专家表示,当前有了政策、人才、资金的支撑,中国生物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近几年,我国生物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专家表示,当前有了政策、人才、资金的支撑,中国生物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7月3日,第十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暨首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在广州开幕。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在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一定会像家电、汽车、互联网产业那样,不仅成为国民支柱产业,还将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作为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生物产业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尤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种“刚需”越发明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当天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超过15%,远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2016年,生物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基因检测、智慧医疗等细分领域发展迅猛,近几年连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尽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在王晓东看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是高端高附加值的部分基本被国外的跨国公司所垄断,终端的各种非专利药则处于没有统一标准的混乱状态。

王晓东认为,未来的竞争依然是基础科学的竞争,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到怎样的阶段,取决于能否通过基础研究做出原创性的发现,并在此基础上打通产业链。“谁能够对疾病、对生命现象的了解更深入,谁就能掌握主动。比如,现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机理认识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我们是否可以在这里有所突破?”

而中国已经具备了突破的条件:政策、人才和资金。从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的8个月时间里,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印发了6个与生物产业发展相关的“十三五”规划。在执行层面上,今年5月国家食药监局出台的药审改革系列征求意见也带来利好。

“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生命科学方面的人才选择回国,带回了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投资机构也越发关注生物产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王晓东说。

林念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采取更加有力举措,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立法,从推动重点领域新发展、拓展惠及民生新应用、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加快构建适应产业创新发展的新体制、畅通要素支撑新体系、开创协调联动新局面这6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使之成为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