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直认为乘坐火箭去太空旅行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天价座位票有几人能承受得起?在过去,一次火箭发射会花费一亿到三亿美元,而即使是在如此高成本的前提下,全球每年也只有100次左右的火箭发射机会。
不过,如果把目光投向不久后的几年,你会注意到这个数字将急速飙升的信号。
SpaceX首当其冲地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有能力花少量的钱造出能往返太空的火箭,并且把数亿美元的成本缩小了十倍左右,开启一场21世纪太空革命。如今,已有近十家新兴的太空公司开始追赶SpaceX。
但日益蓬勃的太空事业随即而来会引发一个问题:经济。有人必须为太空旅行买单,而火箭的数量对应着同样的纳米卫星数量。像谷歌、SpaceX、三星这样的公司就怀揣着向太空投放上千个纳米卫星的宏伟计划。然而这些传统卫星的“小小后代”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簇星群落,数量至少会成为人类已投放的卫星数量的三倍,并环绕着地球。不仅如此,更多的卫星也需要更多的火箭来运输,同时,大量的私人月球基地会耗费大约50亿美元,而把这些基地送上月球也同样需要更多的火箭。现在,针对供需问题的争端陷入僵局,但不可忽视的是,火箭发射的成本的确在下降。理论上讲,当供应和需求量对等时,理论上讲,一年的火箭发射次数将由100次增加到365次,也意味着每天一次甚至更高的发射频率。到时候,人们就能随意地在太空穿梭了。
谷歌的博客称,未来太空可能是扩展AI计算的最佳场所。
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卡雷里建议,现在的城市规划应该向游戏学习,应该向游牧时代的人们汲取经验,保持容纳自由生活的空间,而不是把对安全的关注视为头等大事。
“非洲的灵魂总是以大象的形象出现。因为任何动物都是无法战胜大象的。狮子不行,水牛不行,蛇也不行。”
政府停摆每持续一周,经济增长就可能下降0.1-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