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食品药监总局获悉,10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的新药注册申请。该疫苗是由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联合研发。
2014年,西非地区暴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造成至少1.13万人丧生,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国此次批准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复制缺陷型病毒载体技术和无血清高密度悬浮培养技术,可同时激发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
此外,该疫苗还突破了病毒载体疫苗冻干制剂的技术瓶颈。在此之前,全球仅有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具有可供使用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与国外的液体剂型埃博拉疫苗相比,我国的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具备更为优良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非洲等高温地区进行运输和使用时,具备更加突出的优势。
在国家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积极鼓励药品创新的大背景下,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中国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研发和注册申报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自2015年1月受理本品临床试验申请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立即启动了特别审批程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同步进行现场核查、技术审评和样品检验,同年2月13日即批准了本品的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多次邀请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研发团队赴日内瓦参加埃博拉疫情防控的专题讨论,并将该疫苗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质量、安全和有效性指南。
2017年4月该品种正式申报生产注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随即将该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在技术审评过程中组织召开多次沟通交流会和专家会,针对申报注册过程中的问题与申请人进行充分的交流,为产品研发注册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2017年10月19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正式批准该品种的注册申请,同时发给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
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顺利获批不仅为国家对涉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对国家生物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中国在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新的手段。
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的通知》,上交所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首个国产DSA设备获美国FDA批准
自天花疫苗接种停止后,猴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022年,全球暴发了由猴痘病毒变异株clade II引起的疫情,但全球范围内仍无针对猴痘病毒的强效疗法。
当前正处于FDA内部动荡,审核周期显著延长的特殊时期,叠加中美关税带来的多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医疗器械的获批展示了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在全球的影响力。
这一重要成果彰显了中国在胰腺癌诊疗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标志着亚洲胰腺癌诊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不仅解决了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更让国际学术界听到了来自亚洲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