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舶融资格局正在发生调整。
2017年以来,欧洲传统的船舶融资银行纷纷缩减信贷规模,抛售船舶资产,相反,中资机构为航运业提供融资的占比开始增高。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沈蕾在4月26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海事金融(东疆)国际论坛上称,目前中资机构为航运业提供融资的占比开始已经达到全球融资总额的1/4。中国金融船东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航运业新金主。
其中,中资金融租赁公司贡献极为重要的力量。一份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末,全国共开设的60家金融租赁公司中,有23家开展了船舶租赁业务,船队规模达到989艘,船舶租赁资产余额1139亿元。
“特别是以工银金融租赁、交银金融租赁、民生金融租赁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租赁公司,近年来作为全球航运资本市场的新兴力量,通过其特殊‘融资+融物’双重优势,帮助航运企业加快运力优化升级,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并缓解低谷期的资金和风险压力,在国际船舶融资市场上备受青睐。”沈蕾表示。
远海信达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金海称,目前欧洲本土银行仍然是船舶融资板块最大的资金提供方。但是过去几年,中国的船舶租赁公司由较小的市场份额成长为重要的航运资金提供者。
从历史上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7个月内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指数(BDI)从11700多点跌至663点,跌幅超过94%,国际航运金融市场一片萧条。而现在,正值波罗的海指数在历史高点的10%左右低位,且已徘徊已久。
在航运金融市场中,哪些细分行业存在机会?
金海称,船舶资产投资安全边际较高,具备船舶资产购置的周期性机遇。现阶段进行航运相关资产投资顺应航运市场周期趋势,较易获得资产价值修复红利。
“周期机遇体现在海工和传统船型实物资产,同时又表现为船舶不良资产处置特征。在当前银监会大监管要求下,央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趋于更加严格,航运不良资产处置周期机遇开始出现。”
金海认为,银行债转股应通过向专业航运金融背景的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收购处置类和收购重组类业务。
此外,金海还称,现在航运金融市场仍缺乏经验丰富的航运投资机构,投资重点放在发掘优质项目和设计灵活的融资结构。未来会密切关注新造船、二手船舶融资、船舶不良资产,同时也会关注重工海工平台及其他航运相关领域。
另一家大型金融租赁公司招银金融租赁航运部副总经理徐伟称,目前散货市场缓慢温和复苏,市场上低比例、标准化、优质的船舶资产值得经营。另外,他还认为,一些比较优质的二手船舶资产会优于新造船市场,也值得关注。
“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数字智慧赋能行业的转型已经成为航运发展的新趋势。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暨国际绿色航运主论坛今天上午在位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陈吉宁致辞,刘伟龚正作主旨演讲。
中国船东协会未来将与各方一道,深化在海事安全、绿色转型、数智化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将业内长期存在的“预定价”交易模式背后的法律风险推至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