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万亿地方债额度分布图: 雄安新区获300亿支持

第一财经APP 2018-06-06 13:54:02

作者:陈益刊    责编:刘展超

近期各省份相继调整省级预算,公布获得发债具体额度,并公布筹资使用方向。

在灰色举债路径被封杀后,地方政府只剩发行政府债券这条唯一合法路径,因此各地近些年都在积极争取更多的发债额度。2018年全国人大“锁定”地方政府今年新增债务限额为2.18万亿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能获得多大额度备受关注。

在收到财政部下达的新增债券额度之后,近日多省份相继对省级预算进行调整,公布了新增债务限额额度。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披露具体数字的10个省份来看,江苏省2018年新增债务限额1665亿元,额度最高。新增债务限额超过1000亿元的还有广东、河北、浙江、湖北等省份。其他多数省份新增债务限额都小于千亿,比如上海今年新增债务限额为592亿元。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决定了地方融资金额,包括贵州省、河北省等地全国人大代表曾公开向财政部建议增加当地债务限额。为了规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管理,2017年财政部印发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债务限额分配公式,主要考虑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中央确定的重大项目支出、地方融资需求等因素。

总体来说,新增限额分配应当体现正向激励原则,财政实力强、举债空间大、债务风险低、债务管理绩效好的地区多安排,财政实力弱、举债空间小、债务风险高、债务管理绩效差的地区少安排或不安排。

以河北省为例,2017年财政部在考虑河北省债务风险、财力状况、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因素后,经国务院批准下达新增限额776亿元,比2016年规模增长44%。2018年财政部下达河北新增债务限额为1319亿元,比2017年规模增长近70%。其中,财政部单独核定雄安新区新增债务限额300亿元。由此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北省及雄安新区的支持。

省级政府拿到的发债额度并非全部用于省级政府发债,多数还是会转贷给下面市县。比如河北省的1319亿元债务限额,省级层面之拿走120亿元,其余的90%债务限额转贷给下属市县。

各省市拿到新增债务资金主要用于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建设。比如,广东(含深圳)今年新增债务限额1448亿元,其中广东省级新增一般债券303亿元。这其中用于安排省级承贷支出达129亿元。其中安排港珠澳大桥省级出资4亿元,用于推进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及人工岛工程建设,实现两岸三地交通便利互联,深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另外125亿元安排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

云南省今年获得的新增682亿元债务限额都用于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省级层面主要用于地方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地方资金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农村公路建设、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保障性住房建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藏区专项建设等省级配套、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水利交通、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政府收费公路等。

在省级政府将新增债务限额分配给市县时,一些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将很难拿到额度。比如,广东省人大财经委审查2018年省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后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力度,定期测算和评估全省各市县债务风险情况,对债务风险提示和预警地区要及时通报,督促其制定债务风险化解计划,主动采取措施履行偿债责任;坚决落实风险评估结果与新增债务限额分配挂钩机制,列入债务高风险地区的市县原则上不新增债务限额。对于已退出预警的地区要加强跟踪监控,防止发生风险反弹。

陕西省财政厅也表示,按照财政部要求,对列入债务风险预警和提示地区的市县,要控制新增债券分配。

河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各级要严格按照法定方式在批准的新增债务限额内举债,严禁新增隐性债务;要严格控制列入风险预警地区债务增量,并监督其制定债务风险化解规划,逐步降低债务风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广州:推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

夯实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支持搭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专用科研网络,争取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升全球数源中心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广州国际信息枢纽地位。

42 05-07 17:32

前4个月地方政府发债增长约84%,3.5万亿元花在哪里

随着前期2万亿元化债额度发行近尾声,在中央部署下,以及应对关税战冲击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专家普遍认为后续新增专项债发行将提速。

686 05-05 19:57

一季度基建投资发挥“稳定器”作用,全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政府加大举债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使得一季度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稳投资稳经济。

122 04-17 19:53

壹快评|莫把“过紧日子”当功劳成绩

对党政机关来说,过紧日子值得肯定,但不是功劳,而是本分。

340 02-26 22:02

安永中国主席陈凯:今年我带这些提案上广东“两会”

我这次上会提交了三份提案,聚焦如何提升广东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建言献策,具体包括:促进和鼓励国际组织在广东省设立办事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促进大湾区数字人民币应用。

40 01-26 09:2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