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还是降准了!央行怎么说?市场机构怎么看?

第一财经APP 2018-06-24 18:28:38

作者:徐燕燕    责编:于舰

本次定向降准主要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要求,重点支持债转股,稳妥推进去杠杆。客观上释放了流动性,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

中国人民银行本周日(6月24日)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行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称,本次定向降准主要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要求,重点支持债转股,稳妥推进去杠杆。客观上释放了流动性,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

释放7000亿流动性

此次定向降准为年底第三次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根据目前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去杠杆的情况,M2增速还在一个较低水平,此次定向降准释放7000亿规模的流动性,仍然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体现。

此外,他认为,进一步降准有利于释放长期资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时,本次定向降准和此前两次相比,有了新的创新,更加体现出结构性。

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此次定向降准旨在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

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是落实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部署。

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关于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达到66.3%,同比、环比分别提高3.7、4.1个百分点,创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另一方面,随着银行存款成本持续上升,以及监管日趋严格,表外融资回表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向企业端传导,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尤为明显。

“总的来看,此次定向降准有利于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属于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有关负责人称。

年内仍有降准空间

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年初开始,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呵护流动性的意图呼之欲出。4月25日,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此举释放流动性近万亿元。

近期,为了缓解年中的流动性压力,央行未雨绸缪,在6月1日先是扩大MLF担保品范围,随后超额续作4630亿元一年期MLF,对冲到期后,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货币政策的操作仍将“强监管+稳货币”,有针对性进行流动性风险对冲。

温彬认为,今年年内仍有1-2次定向降准的空间和可能。不排除降准置换MLF的方式,降低整个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成本。

其它机构观点:

平安证券:

当前存准率仍处于历史高位,下调空间仍然较大,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再执着于稳健中性的基调,而应当果断作出调整,以对冲信用收缩所带来的压力,避免在防风险过程中引爆更大的风险。

在上述前提下,平安证券还提出了适度加大宽松信号、中美货币政策应适度脱钩、去杠杆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适度加大宽松信号,果断重启普遍降准。货币政策作为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经济下行阶段本就应当适当放松,尤其是在经济与监管同步向下、金融加速器效应被放大的情况下,定向降准已不足以对冲信用环境的急剧收缩,以及经济的快速下行,货币政策应当适度加大宽松的信号,尽快从定向降准过度到普遍连续降准,释放长期稳定的流动性,以对冲经济与监管两周期同步向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二,中美货币政策应适度脱钩,由于中美处于不同经济周期,中国央行不必再跟随美联储加息。实际上,央行维持中美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防止资本外流,进而维持人民币汇率大体稳定。如果央行在放宽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资本管制,避免出现资本大规模外流,维持中美利差的必要性将大大下降。考虑到当前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央行完全可以重启逆周期因子,确保调控与维稳汇率的操作空间。

第三,去杠杆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从 “债务/GDP”、“债务/资产”两种指标来看,减记债务要建立在GDP或资产不会收缩的前提下,否则杠杆率可能越去越高。当前处于下行的金融监管周期带来的紧信用环境,已有效控制了债务增长(分子)的速度,那么还需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稳住GDP或资产价格(分母),使之不至于过快下行,从而达到有序去杠杆的目的。因此,不必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推升杠杆水平,在监管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宽松友好的货币环境,反而有助于发挥资产价格尤其是权益资产价格在去杠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金融监管研究院孙海波:

此次降准有别于2017年9月底的定向降准,所附加的条件并不是量化指标,而只是一个定向和倾向性意见表述,所以个人更倾向于认定为普降。也就是降准的资金用途央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指标性定量监测,降准前置条件也不是一个数量指标。​​​

(记者杨佼、宋易康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最新数据出炉!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1.5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

数字化转型或是关键。

2小时前

金融监管总局:将修订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制度

冯燕表示,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评价维度,突出服务效果的评价,完善监管协同联动机制。

04-10 16:26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实现普惠信贷保量、稳价、优结构,满足重点领域信贷需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以及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等领域小微企业,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

03-28 17:02

央行:货币政策空间充足 法定存准率仍有下降空间丨财经头条

国务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 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投资、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预计今年降准两次,幅度超过去年。增量注重投放方向,存量要求盘活提效。杨建文还表示保持宏观税负和基本税制稳定,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专项债投向拓宽至铁路、收费公路、干线机场等领域。

03-22 10:21

协同前行,创新发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解析及前景展望

在全球经济的宏大舞台上,中小微企业犹如无数发光的粒子,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们灵活多变,创新能力强,是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内部经营的多重难题,中小微企业如同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小船,既要面对市场的巨浪,又要应对内部的漏洞。

03-12 23:4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