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3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调340个基点,报6.6497。在过去10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九降一升”,累计下调2262个基点。
当天外汇交易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则坐上了“过山车”。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早盘分别一度跌破6.71和6.73,跌幅分别超过500和400个基点。
今日易纲、潘功胜等央行高层接连对人民币汇率发声表态,人民币汇率由急贬转而迅速拉升。
易纲:外汇市场波动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近期外汇市场情况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受美元走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有些顺周期的行为。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
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必须坚持。
我们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潘功胜: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7月3日在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中表现较强,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结构质量、效益在不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经济增长的韧性增强,并且,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
“这些年来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们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潘功胜称。
孙国峰: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非央行有意引导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3日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些贬值,这完全是市场由于外部不确定性引起预期变化的结果,并非央行有意引导。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全球化、自由贸易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通行准则,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目标,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开展投资,实现了投资组合较为有效地分散化。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
美国极限施压的尽头未必是人民币贬值,反倒可能成为人民币的拐点。
经济学家们认为,应理性看待我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未来我国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并坚持扩大开放。
人民币贬值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市场担忧有些过度了。
正式入主白宫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措施或威胁令人应接不暇。但迄今为止,面对关税风暴的冲击,人民币汇率不跌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