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独家专访德银中国行长朱彤:外资行在中国将迎来新黄金十年

第一财经APP 2018-07-04 21:38:25

作者:徐燕燕    责编:林洁琛

朱彤认为,仅用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评价外资银行的发展有失偏颇。外资法人银行在中国十年的发展总体是健康的,令人满意的。她对新一轮“超乎预期”的金融业开放寄予厚望,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未来可期。

十一年一轮回。从2007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明确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设立法人银行,到2018年全面取消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限制,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德银中国”)行长朱彤认为,经历了十年探路,外资银行在中国即将迎来新的黄金十年。

德意志银行(中国)行长朱彤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朱彤。自2003年加入德银以来,她历任德银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金融机构业务部主管、德银中国区总经理、副主席等职务。在过去的15年里,朱彤全面参与了德银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在中国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从欢欣鼓舞的进入,到经历两次危机后的龃龉,有人说,外资法人银行在中国前十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朱彤认为,仅用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评价外资银行的发展有失偏颇。外资法人银行在中国十年的发展总体是健康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她对新一轮“超乎预期”的金融业开放寄予厚望,并认为,参照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制造业企业的蓬勃,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未来可期。

探路十年

200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报告》,明确表示鼓励外国银行设立或将现有分行转制为中国注册的法人银行。随即,外资银行接踵而至,通过在华设立法人银行或持股中资银行等方式,参与其中。

“十几亿人口,充满了发展机遇,大家都对中国市场蓄势待发。”朱彤回忆起当年开放时的情景说,外资银行拥有成熟的经营理念和国际化的产品服务经验,进入中国市场能够通过有效竞争,受益于中国的发展,同时促进国内商业银行更加市场化。

数据显示,2007年末,在华外资法人银行达到26家,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125家、支行160家,外国银行117家。彼时外资银行在国内中国资产总额1.25万亿元,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2.36%。

随后,两次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资银行的发展。虽然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金融体系稳健,但正大举投资发展中国市场的外资法人银行受全球金融环境、集团业务调整所累,放缓了在中国的步伐。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之后,在华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同比增速,从此前高位接近35%,大幅降至7%,2009年末甚至跌至0.33%。很多银行开始减持中资银行的股权,特别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基本全面退出。

朱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经历金融危机后,全球监管环境发生改变。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作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全球银行在新的监管环境下,把风险管理、合规、对客户的了解等方面的要求,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力求在风险管理和业务增长方面达到平衡。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不断发生改变。

“金融危机对德银中国本身影响并不大,但在全球新的监管环境下,包括德意志银行集团在内,国际银行都持续进行着战略调整。”朱彤告诉记者,调整之后德银更加注重自身的增长,从一些财务性的、战略性的投资中慢慢退出。

德银也在尝试几年后关闭其在华零售业务,并于2016年12月宣布出售其持有的华夏银行19.99%股份。朱彤强调,这并不代表德银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而是其全球战略调整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中的一部分。目前,德银集团零售业务主要立足欧洲本土市场。

2008年,德银德意志银行集团北京、广州两家分行先后转制成为德银中国的分行,继上海分行之后,在天津、重庆、青岛新开三家分行,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六家分行,客户主要锁定在机构和公司客户。“经历过去十年探索,德银中国的战略逐渐清晰。我们要做什么,在哪里投入,是有选择的,而不是铺摊子。”朱彤告诉记者。

为十年成绩单正名

外资法人银行进入中国十一年,对其发展的成果褒贬不一。从数据上来看,2007年至今,外资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逐年下滑。从最初的2.38%,下滑至2017年末的1.32%。在总资产增速上,外资银行明显落后于中资银行,截至目前,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250万亿元人民币,而2017年末外资银行总资产为3.24万亿元。有人认为,这样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

“由于资产总量占比有所下降,就说外资银行发展的不好,这样的评价有失偏颇。客观来讲,外资银行发展总体还是很健康的。”在朱彤看来,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在业务和盈利模式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单纯依据资产规模来评判胜负兴衰并不客观全面。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产品创新,以及引进国外最佳做法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尤其以风险管理、跨境服务见长。

根据德银中国发布的2017年财报,2017年末该行总资本净额达到88.5亿元人民币。而时间倒流至十年前,德银中国2008年1月2日成立,2009年11月,原中国银监会同意德银中国增加注册资本15.76亿元人民币,将资本金增加至44.26亿元人民币。和彼时相比,如今德银中国的资本金已然翻倍。

“资本金增长凭借的是我们自有留存利润,另外我们还持续投入资金,实现德银中国各主要业务在过去十年间都保持增长。这样的增长,与任何投资或企业的发展相比,都是很好的表现。”朱彤如是评价德银中国在过去十年的成绩单。

而另一个为外界诟病的是,外资法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一直以来都远高于中国监管要求,但是其ROA(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较低。从好的一面说,外资银行安全,而另一面则意味着盈利情况不理想,资金利用率低。

朱彤对这一争议也做出了解释。她认为,外资银行主要以“轻体量”模式发展其跨境业务、为客户提供各类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能力,所以资产规模及相应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量自然较小。而同时,保持较高的资本金是为了在符合监管安全性要求(如单一客户和单一集团贷款集中度限制)下,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

“德银中国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大型跨国企业以及一些‘’走出去’’的优质中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更为谨慎,风险偏好低,同时对贷款额度要求高。我们保持较高的资本金水平,希望给予客户尽可能大的资金支持。”

总体而言,朱彤认为,包括德银在内大多数外资银行在过去开放的十年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截至2017年末,国内中国境内共有外资银行业营业性机构209家,外资银行总资产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6%;2017年全年外资银行净利润146.46亿元,同比增长14.59%。

再开放,新起点

新的契机开始于2017年3月10日,原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外资银行开展部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12号文),对于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已发依法开展各项业务给予说明。

“这份文件应该说又给外资法人银行开了一扇大门。”朱彤告诉记者。根据12号文,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可以依法开展国债承销业务,并可以依法投资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外国银行分行在内,这三类机构还可以依法开展托管业务、财务顾问等咨询服务业务。

更为重要的一条是,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可以依法合规与母行集团开展境内外业务协作,发挥全球服务优势,为客户在境外发债、上市、并购、融资等活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朱彤表示,跨境综合业务能力是外资银行真正的优势所在。12号文的出台体现监管机构已经充分认识到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以及应从哪些方面发挥其长处。这大大鼓励了外资银行利用母行跨境的优势,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配合母行为中国客户提供全方面服务,让在华外资银行子行有更高的参与度。

她朱彤认为,这无疑令德银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更为清晰。首先,德银1872年就来到上海,最初的目的就是支持自己全球客户中国业务的发展。时至今日,这些跨国企业仍是德银中国最重要的客户群。其次,随着中国不断对外开放,中资企业也要“走出去”,外资银行也可以发挥自身的全球优势,利用集团分支机构在当地的业务能力服务中国客户。

紧跟12号文,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月在“2018冬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高层领导人表示,中国正研究开放举措,部分措施可能超过国际预期,首当其冲的就是金融业的开放。

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新任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正式宣布了中国金融开放的12大具体举措,其中6项在今年上半年落实。其中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另外5项年内实施的包括,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大幅度的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

易纲表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欢迎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投资和运作,我们将平等地对待国内资本和外国资本。外资机构是否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要看这些机构本身的公司金融、治理结构等情况。他并称,在目前审慎监管体系下,对中外资一视同仁。未来,“我们的监管环境也会更好,金融安全程度也会加强。”

朱彤认为,中国开放的尺度超乎预期,是有智慧、英明的举措。“这展现了中国政府对有序管理金融市场的信心。同时他们也期待外资银行对于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毫无疑问,未来十年将是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新的黄金十年。”

具体如何去做?朱彤告诉记者,德银中国未来仍会立足跨境业务的优势,德银中国最开始以交易银行业务为立足之本,未来仍将致力于此。同时,她看好托管业务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举措,越来越多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机构投资者对都对中国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相应会扩大对托管业务的需求。

朱彤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说:“以主要的德国制造业企业为例,中国加入WTO之后传统制造业加速开放,这些企业在中国经过十余年耕耘,目前其中国市场的收入和利润在全球占比可以达到30%左右。如今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全面开放,未来十几年我们在中国的收入对全球贡献占比也会应实现巨大的跃升。我对此是很有信心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