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周五宣布修改并购重组委工作规程,设立并购重组委遴选委员会,扩大委员会规模,并调短委员任职期限。
“近年来,我会以’公开、透明、高效’为目标,持续加强并购重组委制度建设,强化对委员履职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证监会称,目前看来,并购重组委运行平稳有序,委员履职尽责,审核透明高效,在发挥专家把关功能、提高审核独立性、增强审核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并购重组委制度也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为此,证监会针对近年来并购重组委审核工作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对《并购重组委工作规程》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选聘机制,适度扩大委员会规模,优化委员结构,加强委员履职监督,切实防范廉政风险、促进廉洁审核。
具体修改8方面内容。一是强化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宗旨。在提高审核工作质量和透明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宗旨,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贯穿审核工作始终。
二是优化委员选聘机制。不断完善选聘制度,设立并购重组委遴选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聘并购重组委委员。
三是建立专项监察机制。为进一步加强监督制约,中国证监会设立发行与并购重组审核监察委员会,对并购重组委审核工作进行独立监察。
四是适度扩大委员会规模。为满足审核需求,保证审核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委员总人数由35名增加至40名,内部委员不超过11名。
五是调短委员任职期限。为强化委员管理,建立健全委员换届机制,将委员每届任期2年改为每届任期1年,连续任期最长不超过2届。
六是优化委员任职条件。提高选聘委员的标准,在原有廉政要求、专业素质、遵纪守法等资格条件的基础上,要求委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
七是完善回避规定。
“近年来,为防范利益冲突,除执行现行回避规定外,委员所在工作单位如持有与并购重组申请事项相关的公司证券或股份,委员本人均严格回避。”证监会会称,本次修改,将这一做法在规则层面加以固化。同时,将委员的亲属范围扩大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配偶的父母、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的配偶。
八是强化委员工作单位责任。并购重组委委员因违法违规被解聘的,取消其所在工作单位5年内再次推荐并购重组委委员的资格,并购重组委委员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通报其所在工作单位,由其所在工作单位作出相应处分。
证监会称,新的《并购重组委工作规程》发布实施后,将开始遴选新一届并购重组委委员,第六届并购重组委工作到新一届并购重组委成立为止。
广州欲力争到2027年,推进不少于60单具有代表性的并购重组案例,围绕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10家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培育3-5家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并购基金管理人。
今年以来的重大并购交易热度不减,“多样化”态势持续。
“并购重组生态在发生变化。”
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商业航天、文旅消费等领域
价值驱动重塑资本市场生态,硬科技新兴领域成并购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