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财政部发布题为《中央财政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文章。文章提出,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落实中央1号文件有关精神,用实用好现有政策,同时结合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和相关政策执行效果,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措施,更好地支持农村金融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促使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农村地区,引导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农业PPP项目,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2017年5月,财政部联合原农业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农业绿色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平台、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作为农业领域推广PPP的六大重点领域。截至2018年5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中共有农业项目53个,项目总投资额525亿元,其中落地项目20个,落地项目总投资额259亿元。
我们认为,规模化农业初期投资大,但使用期长,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直不足,政府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也有弱化的趋势,农业产业投资改造的特点适合PPP项目。另外,农产品消费具有不可替代性,且潜在需求巨大,如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一特点可以为投资提供稳定的收益保障,与PPP要求长期收益稳定的特点不谋而合。
我们认为,大力推行农业PPP有利于提高相关行业市场集中度,从财政部库来看,农业PPP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过亿,较传统模式大幅增长。随着政策改革的深入,农业PPP项目将被进一步开发,未来3-5年,农业领域将会一直是“香饽饽”。
当前A股市场中,京蓝科技(000711.SZ)完成收购北方园林,完善了生态修复和流域治理的能力,2017年以来先后中标凉山县(30亿)、贺兰县(12亿)和潍坊高新区(9.98亿)等大型PPP项目,2017年累计新增公告订单额超过80亿元(含框架协议),在手订单将有力保障园林业务超预期;东旭蓝天(000040.SZ)大力拓展生态环保类PPP项目,公司2017年陆续中标曲靖11.18亿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墨江5.27亿一水两污项目、招进10.5亿流域生态治理项目、敦化3.7亿新城镇水生态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等生态治理和水系治理项目。目前公司在手PPP项目和协议金额超过220亿元,2018年仅一季度就签订PPP项目约72.41亿元,增长迅猛,全年有望完成250亿元的订单签订,公司业绩高增可期。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未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需要更多依靠本地就业来实现,经营净收入增长需要乡村产业振兴发挥更大带动作用。这些均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出迫切的要求。
“鲑鱼之国”超越国界,由鲑鱼而非人类的地理位置来定义,它的范围从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太平洋沿岸,再到上游数百英里的内陆鱼类产卵地。
生产力工具与能力在商业上能否成功,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鸿蒙生态能否走得更远。
在让年轻医学人才“沉下去”之后,如何“留得住”仍是一个悬而待解的难题。
印花税1787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668亿元,同比增长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