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受到外围利好消息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846,较前一交易日贬值3个基点。虽然中间价小幅贬值,但即期汇率开盘后随即直线走高,双双升破7.11和7.10、7.09三道关口,离岸人民币一度涨破7.08,为8月23日来首次,最近十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了1%。截至晚上8点半,在岸报在7.0880,涨幅0.42%;离岸报在7.0834,涨幅0.36%。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9月12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全口径净投放535亿元。资金面表现宽松,Shibor涨跌互现。隔夜shibor大幅下行8.2个基点,7天期Shibor上行0.5个基点。而在利好消息刺激下,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国债期货大幅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34%,5年期主力合约跌0.18%。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逐步在政策上完成了从“非国际化”向“国际化”的转变。而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和认可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第三大权重货币。许多中国企业也借助人民币国际化的“东风”加速出海。不过,近期,全球国际经贸体系正面临“逆全球化”等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正面临哪些新挑战与新机遇?从银行业的角度来看,如何助力中企在加速出海的同时安全应对风险?今天的《进博财经眼》我们邀请到大华银行中国内地及香港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袁泉先生与我们共同探讨。
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逼近7.1,创下年内新低,较上半年显著走强,企业结汇策略也因此迎来密集调整。相关出口服务商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至7.1-7.0区间,中小外贸企业利润可能减少20%左右。面对汇率波动,企业正通过多币种结算、即时结汇、远期锁汇等组合策略应对汇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