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智能+”研究院院长周傲英指出,大数据与进博会的关系就好比电能与1876年在美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关系。大数据的根本在于融合,除了进博会的应用,政府推行的“多证合一、一网通办”的城市治理标杆项目也较好地体现了大数据的融合效用。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当下,数据产业已迎来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利好,但 “数据缺场景” 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不少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数据本身不是资产,只有融入场景、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价值。
数据,被视为人工智能认知世界的“原材料”。与算力、算法共同构成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怎样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从哪里来?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第一财经记者就这一话题,与行业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从行业整体来看,尽管在大模型、智能体以及具身智能等方向上的技术突破迅速,但“数据稀缺”仍然是一个共性难题。而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或许也在于行业各方的生态共建。
随着第八届进博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上海市正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多家外资企业发现,上海提供的各类便利化措施,让企业在展品通关、采销对接等方面,充分感受到上海服务的温度和速度。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