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招聘信息显示,特斯拉得克萨斯州工厂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在工厂中部署数千台“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该公司还计划最终将机器人部署到全球各地的特斯拉工厂,规模将达数百万台。
在即将于9月30日召开的特斯拉AI日上,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原型机将亮相,该款机器人或于2023年开始生产。马斯克表示,在初期,“擎天柱”将用于替代工人做一些枯燥或危险的工作,例如搬运零件;从长远来看,机器人可担任更精细的工作,如做饭、修剪草坪等。马斯克还称,机器人业务的规模最终可能超过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
但特斯拉的计划引起了一些业内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人型机器人比自动驾驶汽车更为复杂。日本本田汽车以及韩国现代汽车旗下的机器人部门“波士顿动力”均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耕耘多年,但商业回报都小于投入。
机器人“擎天柱”将亮相特斯拉AI日 或被大规模部署至工厂。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机器人穿越“沙漠”、翻越高地,走进工厂、操作电箱,安插“雷管”,甚至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这不是电影,而是2025外滩大会“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的真实场景。第一财经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多款机器人在模拟真实灾害和工业环境的高难度赛题中展开角逐,而这些任务背后,全都源自实际的产业痛点。从精准的设备操作到危急的生命救援,机器人正在成为人类抵御风险的“超级队友”。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8月19日,特斯拉正式推出Model Y L加长版车型。第一财经记者实探发现,新车相较现款Model Y车身长度略有增长,主要变化在于六座布局以及提供更宽敞的车内空间。针对这款“加大号”Model Y,消费者反应不一:部分家庭用户表示“比较有兴趣”,看重其空间优势;也有消费者认为“如果自己开就无所谓”。专家指出,特斯拉此举明确针对中国家庭对大空间六座车的旺盛需求,希望借此扩展其产品线以满足特定市场偏好,从而开拓增量市场。同时专家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空间方面竞争激烈,特斯拉此番入局六座SUV领域,更多扮演了“跟随者”的角色。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