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和全球衰退并列的另一个悬念是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判断全球楼市的走势,两件事非常重要。第一是利率是否持续高企。大家对美联储和欧央行在春季或春末夏初停止加息基本上有共识了。但目前暂时看不到央行很快降息,利率高位徘徊之下呢,借贷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银行对借贷人的信用评级也会下调。.
第二个因素是房地产的供需关系。美国日本和多数欧洲国家都没有过多的住宅供应,楼市的周期性调整就比较可控。英国德国和法国的住宅供应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加上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激进式加息,一场价格调整难以避免。
至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民营地产商的资金压力得到了暂时的舒缓,系统性风险有所缓和。
但是买房人的价格预期已经改变了,单靠已经出台的政策难以打破楼市的困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将政策转向变成信心转向,仍需观察。
(作者为瑞士信贷亚太区财富管理部副主席)
近期,一处市场估价约200万元的房产,在某第三方拍卖平台上以150万元成交,由银行作为出售方直接完成交易。而据不完全梳理,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通过线上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部分银行的在售房产标的已超千套,引发市场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购房者能否真正 “捡漏” 直供房?《夜话》邀您共同关注。
“沪六条”落地满月,叠加“金九银十”行情,一个月以来上海楼市出现了哪些变化?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宝山、静安等区的一些新楼盘了解到,新政落地后市场反馈积极。有外环外新盘九月新加推房源迅速售罄,其中不乏因限购松绑而产生的增量客户。内环一些新盘同样感受明显,有楼盘来访、咨询上涨20%,去化表现亮眼。从数据上看,九月份上海楼市整体成交面积增幅较大,而在业内看来,这也得益于“沪六条”的有力支持。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