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市场走势乏力、交投清淡,量能与北向资金都创阶段新低。对此,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表示,短期市场仍呈现震荡消化格局,建议投资者观察量能变化与年线支撑。值得关注的是,今天机器人题材早盘爆发,丰立智能、迈赫股份20厘米涨停。消息面上,近期机器人赛道最新科研进展不断,业内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AI+”终极应用,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动力,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汇市方面,自5月17日盘中破“7”以来,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跌超0.9%。今天,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走弱,截至晚间8点,在岸人民币报在7.0535,离岸人民币报在7.0667。业内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受多方因素影响,但短期向下波动将对出口企业带来利好。国际市场方面,美国债务上限成为近期牵动海外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自本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国会两党领袖首次就债务上限问题进行会谈后,双方已进行多轮“较量”,目前分歧依然较大。分析认为,如果这次美国国会不达成协议,债务上限不能及时提高,美国投资者或需要承担更高的资金成本,进而增加银行业的不确定性,扰乱全球市场,引发金融业动荡。
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同济学生、B站UP主张子豪带来了他二次开发的宇树机器狗,并表示宇树机器人的灵魂在于二次开发。
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处处长潘焱表示,上海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成立了首个国家人形机器人制造创新中心。目前人工智能开源生态体系初步建成OpenLoong项目;国地中心、智元机器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库帕思科技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百万真机数据集。同时,龙跃大模型、“格物致知”开发平台、白虎数据集等都取得了系统性的突破。
自机器人春晚亮相,到科技股带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再到之后的机器人马拉松,这一新兴领域在 2025 年持续占据资本的焦点。然而,当市场的乐观预期推高相关企业估值时,行业也开始了对应用场景落地的担忧。那么企业竞争力该以技术突破还是场景适配度衡量?资本狂欢退潮后,行业又将如何回归理性增长?《财经夜行线》邀请高盛中国工业科技分析师杜茜,解读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与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