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独家专访港交所主席史美伦:H股30年发展是香港与内地互相成就创造双赢最佳例子|直通全球交易所

第一财经2023-08-19 12:59:59

作者:航宇 ▪ 孙冀    责编:孙冀

优化互联互通,大力推动创新和双向开放
举报

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拉开H股赴港上市30年的历程。该如何评价H股30年以来的发展,如何展望未来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前景?直通全球交易所对话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

第一财经:史主席你好,那么93年青岛啤酒是作为第一家H股在香港上市,当年您是在香港证监会负责此项工作的骨干,您可否谈一下H股推出的过程是怎样的?以及有哪些难忘的事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史美伦: 当时H股的推出可以说是主要还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他提出来国有企业改革,其中的一个方向可以是通过在香港上市的形式。

那么当时当然香港联交所也需要扩张我们的市场,我是在香港证监会工作的,那么后来我们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我代表香港证监会在这方面参与了从开始筹备,到第一个H股上市,当中的过程,我都经历过了,我可以说H股上市这个事是内地和香港双方合作的最佳的一个例子,也是咱们现在说的“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最好的例子。

当时国家需要国企改革,香港需要扩充我们的上市的资源,所以国有企业到香港来上市是一个非常创新的举措。当时内地还没有公司法,还没有证券法。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是怎么样地令到这些国有企业,第一步要股份化,然后它才能变为一个股份制的公司才上市。

那么我们当时两方面讨论了好久,就想出了一套办法,就是在内地没有《公司法》的情况下,主要的有关公司治理的各种要求就放在一个文件,我们叫做《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就把这些一般性的公司治理跟上市公司有关的就放在《上市条例》里面。

所以在内地来讲,所有要到香港来上市的公司的章程都一定要有这些必备条款,那么就是因为有这些必备条款,《上市条例》就变成是上市公司跟联交所的一个契约,所以如果它们违反了必备条款里面的要求,就是违反了上市规则,就有后果了,所以我们是通过这个办法,就把当时没有《证券法》没有《公司法》的情况下,让国有企业能够达到一般公司治理的要求,到香港来上市。所以这一个文件当时是讨论了好久,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一财经:那么您如何评价H股这30年以来的发展?

史美伦: 1993年的时候,我们一共大概几十家H股上市,占了我们总市值的大概5%,到今天我们有超过1000多家的中资股在香港上市,总市值是占了我们77%。在过去的30年,就是中资企业在香港融资是超过8万亿的港元,所以这个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而且从数据也看到通过上市对内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帮助,同时因为内地的经济的开放发展,也对香港市场增加了我们的容量,增加了我们的声誉,也增加了我们的在国际上的吸引力。

H股30年来到今天的成就是,香港与内地互相成就、创造双赢的最佳例子。而且我们也从发展里面看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表现,国家所需当时是有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们也看到30年来通过上市,对内地企业的改革是提升了很多,公司治理也好,从业务方面也好,国有企业或者是中资企业走向海外是通过这个渠道,很多在海外也争取到很多很好的一个声誉。

因为有国有企业有H股的来上市,吸引了很多国际投资者到香港的市场来。在H股以前香港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比较小,而且产品也比较单一,在我们恒生指数的组成部分里面,大部分都是地产公司,有H股来上市以后,就大大丰富了我们的产品,就是有这种重工业大型的企业,这样也是吸引国际的投资者。同时H股在香港上市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这些大型的重工业,当时的标准的国有企业。

第二个时期就到了,比如说是银行业,四大银行,再加上交行的上市,内地银行业的改革也是通过这个方向。到了今天我们很多的内地的新经济公司,也是通过香港上市来筹到国际的资金,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香港市场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也看到市场发展的需要,我们也是通过这个基础还是在不断完善我们的上市规则,我们产品的丰富,所以真正表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第一财经:您早前谈到要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互联互通,那么具体上讲港交所未来都有哪些重点工作,以及该如何去推进呢?

史美伦:首先我们要优化我们现有的互联互通机制,大力推动创新,而且大力推动双向的开放。那么还有我们现在看到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新的生产力,那么在创新这方面,我们也不断跟着市场观察,跟着市场走,也不断优化我们的上市机制,从金融来推动创新,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可以利用金融来推动创新,这个是以后我们的走向。第三方面就是绿色金融和低碳的经济转型,这个是全球都关注的问题,内地也在这方面,国家也做了很大的承诺。那么在推动绿色金融和低碳的转型里面,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是用来,第一是优化现有的技术层面,令到低碳的转型更容易实行,那么资本市场方面也可以通过融资方面来增加促进低碳的转型。那么绿色金融跟低碳转型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一财经:那么您怎样展望未来内地和香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前景?

史美伦:我想我们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我们继续都会研究,产品的丰富,多一些产品,令到多一些国际投资者可以投入内地,同时也令到内地的投资者可以投到香港来。比如说我们在香港上市的国际企业可以纳入深港通沪港通,这个也是丰富产品的一种。还有我们的人民币的双柜台,也是令到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可以有选择,所以各方面都是通过两地监管者,两地的交易所的合作,那么未来我们还是会继续这方面的合作和扩充双方面的市场。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