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盘随时会见底?他说要用好投资的“三支箭”和“三个盾”丨投资人说

第一财经2023-08-26 10:56:20

作者:赵怡闻    责编:陈东达

陈家琳表示,到目前为止,经过了7个月、8个月的行情演绎之后,我觉得市场可能对于企业的业绩兑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嘉宾简介:

陈家琳 世诚投资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特许金融分析师、中国注册会计师,曾任职于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里昂证券和三和银行;曾担任全球最大主动管理型QFII基金之一——富通“扬子”基金基金经理,成立后在33个月内取得超过550%的绝对回报,是同期业绩表现最好的A股基金之一。2007年创立世诚投资,连续六年获五年期金牛私募奖,并获得十周年金牛杰出私募投资经理荣誉。

市场开启行情需要时间 机构短期谨慎情有可原

第一财经:近期证监会的答记者问是明确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涵盖加快投资端改革、优化交易机制、加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等诸多举措。结合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您对当下市场的政策面怎么看?

陈家琳:在这次答记者问里面,我们看到确实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的举措,分别是从投资端、融资端和交易端一起来协同发力。当然我相信,整个市场因为之前的情绪稍微有些低落,所以如果要马上见到一个完全崭新的行情,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我们自己的分析判断来说,决定整个资本市场,包括大家最关注的 A股市场走势的因素其实有很多,包括地缘因素、宏观经济,包括我们整个股票市场的定位以及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上市公司他们的行为,最后才是我们机构投资者,以及背后资金的流进流出,所以它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我们相信,最近市场应该已经有一些超卖的迹象在里面了,市场随时就有可能见底。但是你要翻开一个新的篇章,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尤其大家应该关注到,我们现在8月份正好也是上市公司披露中报的一个高潮,这里面可能在局部领域会有一些不确定性,我觉得市场上一些主流的机构投资者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也是情有可原的。

看好下半年宏观经济进一步复苏的趋势

第一财经:您在今年年初的研究报告中提到,“重启是全年的主线现在2023年已经过半,您还维持这个判断吗?总体您对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

陈家琳:现在已经是8月底了,我们看到在接近8个月的时间里面,整个经济它还是会有一些起伏,就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往后看的话,我们觉得随着一揽子政策的出台,这些政策既包括货币政策,也包括财政、产业政策,应该来讲,下半年的经济复苏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包括全年完成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很看好整个下半年经济的进一步持续的修复。

政策落地将驱动上市公司业绩修复 为行情提供强支撑

第一财经:眼下,2023年上市公司中报也已基本披露完成。在您看来,企业的整体基本面,以及之后的政策面,是否能够对下半年的行情带来足够的支撑呢?

陈家琳:8月底,上市公司的中报披露进入到最后的高潮期。我们看到整体而言,上市公司的中报确实反映了宏观经济上半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一个主基调,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是这么一个特征。当然局部的话,我们看到有很多的亮点,比如在必需消费品领域,像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食品饮料,我们确实看到了业绩的韧性,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的业绩还超出了我们机构投资者之前的预期。当然在另外一些领域,我们也看到局部也有短期不及预期的地方,比如像跟顺周期相关的半导体领域等。但我们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后面应该来讲,整个经济的恢复会更加具有持续性,那一定也会反映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上面。总体而言,整个上市公司的业绩还会像之前一样,能够给我们整个股市的持续反弹提供非常强的支撑。

中特估仍是投资“三支箭”之一 看好能源与运营商领域

第一财经:上半年,您把数字经济、中特估以及黄金作为投资的三支箭,下半年,这三支箭的定位是否有发生变化?

陈家琳:就整个框架而言,到目前为止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里面可能有些小的细节微调。比如说数字经济在上半年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的时候,我们看到板块行情差不多可以用“鸡犬升天”来形容。但是到目前为止,经过了7个月、8个月的行情演绎之后,我觉得市场可能对于企业的业绩兑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块关于中特估,我认为,之前但凡只要是一个国央企就能够去硬拔估值的阶段,其实已经过去了。后面更多会围绕这些行业特征、行业属性,并且结合这些板块和公司的业绩稳定性、分红稳定性来挖掘机会,也是希望能够持续获得以现金分红为主的这样一个综合回报。比如一个是能源、一个是运营商,这两个板块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国央企,之前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的社会责任。未来我相信会更加的市场化,会持续地给到所有的股东一个更好的回报。

至于黄金可能这里面的观点稍微有些小的修正。为什么?因为有两个变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一个是我们看到最近美债的收益率处在一个相对的高位了。另外,黄金它有个避险功能,但是最近放眼全球,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风险事件,所以它的避险属性也稍微有些弱化。所以,虽然我们还是很看好黄金,但是时间节点可能要稍微往后移一点。

治理结构和创新力是人工智能板块选股的重要考量

第一财经:在数字经济领域中,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是人工智能,但是经历了中报的业绩披露之后,市场对于这个板块会不会有一些质疑或者说重新认知?下半年在这个领域,我们该如何选股呢?

陈家琳:就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本身而言,毫无疑问你需要这家企业有一个很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它最终还是要能够兑现业绩,而不只是做一个概念、一个主题。所以我觉得这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还有一点我会特别强调,就是我非常看重这些公司的治理结构。因为像人工智能,它本身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事物,如果你走了歪门邪道,纯粹以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概念,然后不断地去搞一些所谓的财技,反而最后结果就是一地鸡毛。

所以这几个因素是我们在下半年乃至未来,在选择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包括个股的时候,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前面提到的治理结构、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最后整个业绩的兑现能力。

医药行业的部分政策正在回暖 个股水分已接近挤干

第一财经:除了“三支箭”,您还把消费、医药、先进制造业定义为今年投资的“三个盾”。我猜当下投资者内心最矛盾的应该是医药股。一方面,它跌了三年了,感觉泡沫都挤得干干的,但另一方面,当下又有很多政策因素的扰动,让人望而却步。我们下半年医药股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陈家琳:我们世诚投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一直是深耕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因为我们相信,创新药产业也是国之重器。我们国产的创新药这一年进医保的大概也就小几百亿元人民币这样一个体量,你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未来随着我们老龄化不断地发展,你可以想象一下10年、20年之后,我们对于这些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需求会有多大。

但前面你也提到了,很不幸,医药板块它是一个“逆风”的行业,差不多连续跌了不说三年,两年半应该是有了。但我觉得,现在确实水分已经挤得比较干了。我们也看到,它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行业政策,之前一会儿要集采,一会儿要医保谈判,不断地压低价格,而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了一些苗头,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看到这些行业政策正在变得更加的友善,更加有利于这些创新药企业能够真正沉下心来做一些长远的打算。我举个例子,差不多是两个月前,我们看到像医保续约谈判里面的一些具体规定的调整,就是说如果你是个老的品种,之前已经进入到医保目录了,你在续约谈判的时候,就可以走一个简易程序,而且进一步被砍价的风险是大大降低了。大家以前觉得,这个药价是每年都要往下降的,中间不会有停的,但现在发现,如果你的药真的有临床价值,真的是一个好药,那显然我们现在的政策也不会太亏待你。所以跌到现在,其实我认为反而是机遇大于风险了。

美联储是否结束加息周期仍存在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最后我们来展望全球,这个话题绕不开美元和全球流动性。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是,美联储加息“大戏”已经谢幕,明年3月可能开启降息。您同意这个预判吗?下半年全球经济怎么走?

陈家琳:美联储确实已经连续加息11次了,大家现在预期已经进入到加息的周期尾声了,可能最多还有一次或者怎么样。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确定的。是不是说真的加息结束了,明年3月份或者明年某个时点就开启降息周期呢?我没有那么确切的一个答案。但是就像我们之前不断指出的,比如美国经济的韧性还是比较的强,包括它的通胀韧性、它的通胀粘性其实超出了绝大多数人在一年前的预期,所以我们还是要去尊重市场,不要低估这种经济的韧性。

当然,因为现在高利率已经维持了蛮长时间了,它一定也会对这个经济体产生影响,只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者是在哪里,但是在我们看来,很有可能在未来一两个季度或者最多两三个季度,比如说在一些比较脆弱性的领域,像银行业或者是商业地产这些高杠杆的行业,或对于利率非常敏感的行业,我觉得他们的脆弱性有可能会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不应该去低估的地方。

世诚投资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内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述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