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自动驾驶拐点!新能源车产业链变革加快|大行其道

第一财经2023-09-23 12:59:59

作者:航宇 ▪ 孙冀    责编:刁航宇

对话中信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副主管罗鼎
举报

第30届中信证券-中信里昂证券投资者论坛日前在香港举办,中信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副主管罗鼎在论坛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表示,预期四季度中国工业行业处于平稳状态,看好新能源汽车板块发展前景。

第一财经:您觉得四季度影响中国经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罗鼎:当然整个经济还是像之前说的,其实主要还是三驾马车,三驾马车里面可能它的相互关系有先后,相对来讲我会觉得投资会更重要一点,因为有投资的带动,可能经济的企稳,预期的企稳,收入的预期的企稳等等的事,就会使得消费慢慢带动出来,出口当然还有一个外需的一些要求,所以相对来讲投资可能是更重要,值得去关注的。我们也看到最近其实从地产端出现了很多新的政策,政策在小步加码地去前进,可能我们需要等到一定的时间,看到它有没有一些累积的政策效果,来看到一个宏观企稳的迹象。

第一财经:想跟您重点关注一下工业行业,您如何评估四季度中国工业行业的发展前景?

罗鼎:我们觉得整体来说可能还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第一,需求端逐渐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的生产旺季,但是供给端的产能的释放其实也是不低的,尤其是我们看到的像光伏汽车等等的领域,所以综合看就是在一个需求,随着宏观经济企稳,稳步地复苏进入到旺季,但供给端同时也有比较好的释放的情况下,可能还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平衡的状态。

第一财经:当中,您特别关注中国工业的哪些指标?

罗鼎:我们会看一些比如说工业品附加值,看一下 PPI,看一下工业品的库存等等的指标,包括我们看到比较多的,因为整个的上游的驱动还是投资,无论是地产投资、基建投资还是制造业投资,我们可能都会去关注。

第一财经:在工业大类中也有很多子行业,我们在进行配置的时候,该如何去观察这些子行业?

罗鼎:其实在不同的周期它会有不同的因素,当然每次框架基本上一样,但是每次的因子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可能在宏观周期比较强的时候,可能本身的行业周期更重要,比如说宏观经济上行比较大幅上行或者整个投资驱动,像当年4万亿的时候,可能整个的行业的贝塔更重要。在今天看,虽然我刚刚说了整个逐步地可能四季度能看到政策驱动之后的一定的企稳,但是它不是一个强贝塔,这个时候可能企业本身的阿尔法,企业本身公司的产品力竞争力需要一个更强的公司自身的动能,所以我觉得现在看,更多应该聚焦到公司本身,而不是一个太多的行业本身的大贝塔的故事。

第一财经:那么您比较看好的是哪些子行业呢?

罗鼎:相对来讲我们刚刚也谈到了,其实接下来会有一定的行业的个股的变化以及行业本身的积累,现在我们对于汽车行业,其实会有更多的关注。因为我们看到第一,最近看到了小鹏为代表的中国新势力开始跟海外的巨头签署一些协议,签署协议的背后其实是中国的新势力,它的技术实力,它在自动驾驶的实力都开始体现出一个国际的竞争优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近期其实整个自动驾驶到了一个新的拐点,因为我们看到了就是说之前的自动驾驶其实更多需要很多的比如说高精地图,需要一些高精雷达去做辅助。

现在看最新的自动驾驶以小鹏为代表的,似乎不需要高精地图,我通过AI的自我学习,也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驾驶体验,这个时候将会使得自动驾驶的普及和推广进入到一个很快的阶段,所以接下来整个行业的变革会进入到下个阶段,之前可能更多的是一个,整个新能源渗透率比较提升的一个故事,更多地是一个产品价格、性价比去比拼的一个阶段,接下来可能除了价格性价比的比拼,消费者也会开始进入到一个对于它自动驾驶新的功能的考虑中,自动驾驶成为一个更重要的因素,这个时候可能整个产业链或者竞争的格局就会从一个偏向于制造业成本为核心的驱动,进入到一个更多以技术胜出的阶段,可能整个行业的变革会来得更快。

第一财经:您觉得接下来汽车产业链中的哪些企业会比较受益于变革?

罗鼎:我觉得还是整车商为头部去带动这些产业链,因为整车商现在我们看到新能源车之后,跟相较以前的油车比,它其实迭代越来越快,迭代越来越快,也从这个过程中使得整个的新的格局变化,因为老的那一些油车企业它迭代太慢了,它很难去快速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新的这一帮新能源车企业实际上能够快速迭代,然后不断地去抓取市场的需求,同时在技术上的变革迭代也变得更快,刚刚说的自动驾驶等等的迭代更快了,以及AI,最近AI的爆发,是不是促进整个自动驾驶又进入到一个更快增长的阶段,更快的普及阶段。多种因素的共同的促进下,我们看到其实这里面可能能够迭代更快,能够有更好的新技术拥抱的企业能够反而走出来。

这里面到零部件,我相信当一代产品一个新的产品能够走出来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个新的供应链配套上来,零部件企业会因此有一个崛起。落到4S店,可能就会是更复杂的一个故事,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新势力愿意用一些更直营的方式去做,所以最终看更直接受益的肯定是OEM(定牌及贴牌生产),然后逐渐地才是零部件企业。

第一财经:但是市场上也有声音比较关注新能源车的估值问题,早前在港股市场比较平缓的时期,新能源车股价大幅上扬,您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罗鼎:我觉得其实不同阶段会用不同的估值,在成长的阶段可能会我们更从收入去做估值,成熟期之后可能会逐渐地以净利润为估值。如果我们以收入去做估值或者对标当年特斯拉在成长期的状态,其实目前看,经过了调整之后的新势力实际上进入到一个还不错的区间,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个点就是说实际上之前估值里面的压制还包含了对于整个OEM(定牌及贴牌生产)厂商存在可能经营困难的一个担忧。但是随着近期我们看到的一些头部厂商跟一些全球的顶级的传统OEM厂商去做合作之后,我们看到其实这些对于经营上的可能的风险逐渐消除了,所以我觉得其实整个估值进入到一个比较合理可投资的区间了。

第一财经:您觉得四季度港股市场的主要风险都有哪些?

罗鼎:我现在觉得整个的市场其实还是已经担忧比较过度了,我们看到政策在近期已经相对集中释放,我觉得政策底基本上已经出来了,市场去担忧去分歧的其实就是什么时候会出现经济底或者市场底。我觉得一般我们在这个政策出来之后,3-4个月的传导,一般能看到一个阶段性的效果,我们看其实现在我反而觉得可能收益比风险来得更大,更多地应该在这个时候去关注潜在的机会,少担忧风险一点点。

第一财经:您的意思是上涨的概率大于下跌的概率?

罗鼎:我觉得的确在这个位置其实不用太悲观了,因为其实我们看到了,政府也意识到了整个经济的一定的压力,已经开始做了一些手段,开始做一些政策的释放,然后往后看,我觉得政府还有足够的工具箱去用,所以我相信接下来政府会去观察一阵子现有政策它的效果。

再往前看,如果效果好,可能逐渐就可以平稳过渡了,如果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或者市场预期,我相信可能政府还会进一步有手段进行释放。所以我相信从现在看,政策已经基本上确定底部了,无非就是经济什么时候能够呈现底部企稳的状态。这个时候我相信市场会跟随着经济的底出现市场的底部。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3'26''

“两难”的车险系列报道 理赔成本高、保费设置难 新能源车险承保困局何解?

32 05-07 23:08
03'05''

实探2025上海车展:食盐变身电池?3分钟补能200公里?供应链展区前沿技术齐亮相 |一探

一粒食盐如何变身新能源电池?2025上海车展给你答案。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电池储能和补能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在本届车展的供应链展区,新能源储能和补能领域的供应商纷纷带着他们最前沿的技术集中亮相。从钠新电池的突破到双核电池的创新,从圆柱电池的优化到液冷超充技术的升级,技术突破正逐步改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为整个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76 04-25 18:30
00'09''

等不到配件 4S店也关闭,新能源车遇困后车主为修车发愁,业内呼吁建售后保障基金

29 04-20 22:50
01'01''

车企频推“一口价” 经销商:到哪买都是一个价 买车价格透明了? |一探

2025年,大量合资汽车品牌在第一季度的销量有了明显回暖,业内认为,这或许与车企的“一口价”策略有关。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多家品牌4S店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厂加入了“一口价”的行列,消费者购车的价格透明度有了明显提升,买车再不用为比价“跑断腿”。但相关专家也指出,价格只是产品的外在体现,车企还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力,才能真正稳定价格。

82 04-17 18:06
06'08''

车企3月成绩单公布:造车新势力迎“暖春”但自动驾驶成“双刃剑”?丨财经夜行线

3月新能源车市成绩单出炉,造车新势力迎来“小阳春”。比亚迪狂销37.74万辆稳坐头把交椅,零跑首夺新势力月销冠军,理想、小鹏单月交付双双突破3万大关。但狂欢背后仍有暗流涌动,在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屡屡打出价格牌的背景下,造车新势力也面临不小压力。更值得警惕的是,自动驾驶这把“科技利刃”正反噬市场,技术跃进与安全信任危机并存。新势力如何突围?智能化赛道是否面临重估?《财经夜行线》邀请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一同讨论。

92 04-02 20: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