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消费数据十分亮眼。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零售额增长18.9%。无论是商品零售还是服务零售,都保持了较快恢复态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认为,当前消费在总体增速逐步回升的背景之下出现了消费升级的结构性变化。
GDP同比增长5.1%,上海今年一季度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亮点纷呈的“开门红”答卷。新动能加速聚合、老优势持续焕发活力:从第三产业强势发力,到三大先导产业厚积成势;从金融信息全面提速,到民营企业表现抢眼……在这组数据背后,究竟有哪些发展脉络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未来上海又将在哪些方向精准发力?《财经夜行线》邀请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与我们共同解读。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曾经在科幻电影出现“装备道具”已经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场景和实物产品。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智能外骨骼设备,普通成年人可以轻松提起超过30公斤的重物;人形机器人正通过与送餐机器人的协作配合,高效完成餐饮和商业消费场景的服务闭环;拥有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的智能翻译机,市场份额正从10%向30%持续迈进。一系列 “人工智能+”科技消费品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渣打银行大中华和北亚区首席经济师丁爽认为,今天发布的数据整体好于预期,尤其是工业数据和服务生产指数,能够反映目前整体经济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