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2024-03-05 14:26:20
作者:马瑞瑞 ▪ 范媛 责编:詹凌览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居民超额存款居高不下,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在今年两会提案中指出:提高有效总需求,要落实在信贷增长上面。信贷增长如何化解总需求不足?政府、企业、居民三大主体中,扩大信贷的主要力量为何是政府部门?政府举债是否会对企业有挤出效应?如何更好的引导居民超额存款转化为消费和投资?第一财经专访张斌委员,为您解读。
马瑞瑞
范媛
5月社融同比多增超2200亿元,政府债券成主要拉动力,净融资创年内新高。专家指出,隐性债务置换带来“债替贷”效应,剔除干扰后贷款仍稳步增长,信贷资源正加速流向小微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
央行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关税战升级、地方政府隐债置换拉低企业中长期贷款,及3月信贷高增透支效应。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小微贷款占比提升至38%。预计5月降息降准或释放万亿信贷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