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2024-03-07 15:41:02
作者: 张煜昊 ▪ 吴彤 ▪ 黄晶晶 ▪ 李梓晗 责编:袁玉立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柔性电池、高温超导……随着新兴技术不断涌现,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之一。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藏”在何处、如何布局、从何着力?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畅抒己见,建言献策。
张煜昊
吴彤
黄晶晶
李梓晗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建议要求,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这将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资金制度保障。新质生产力代表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传统信贷体系难以支撑。要让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必须依靠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等资本市场工具来分散风险、持续供血。如何驱动“科技+资本”双轮核心机制,共同构成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夜话》邀您共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