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毕业季,高考季:这代年轻人如何抓住时代红利?丨来点财经范儿

第一财经2024-06-24 23:20:00

责编:杨恺宁

举报

2024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迎来人才红利的同时,年轻人中也不乏“躺平”、“内卷”的焦虑情绪。高考志愿,高校就业发生了什么新趋势,新变化?这代年轻人的时代红利是什么?改变命运,靠高考,靠时代红利,还要靠什么?

 

高考、就业热门专业?

要避开什么“坑”?

街头采访的80后人力资源白领,到95后证券从业者,给出的答案基本一致:IT、人工智能会成为热门高考志愿专业;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还有文科譬如新闻专业。

但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那里,给出了“文科会越来越重要”的观点:

填报志愿现状之所以会是学生焦虑,家长痛苦,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学生把自己的兴趣在从小学到高中的过程逐步就扼杀掉了。大学应该鼓励通识教育,甚至学生进来不要分专业,用第一年好好去了解自己、了解未来、了解社会,然后再去选专业。

有人认为文科可能不重要,实际上文科恰恰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伴随AI进步,所有人都遇到同样的机器,但是这个人能把这个机器用来做出不一样的事,不是取决于机器,是取决于人,取决于他对自己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兴趣的看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会变得不那么重要。大学期间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形成自己的梦想。那么可能更要选这种学校,选那些关注人成长的学校,而不是选那些应试、发一个证的学校。

拥有百万粉丝的学习博主、前高考文科状元程雯雯则给出一个比较实操的建议:问一下上届的学长、学姐,他们的就读体验会更清晰地告诉你那个专业的优势和不足。

 

这代年轻人还有时代红利吗?

一位60后退休教师谈到自己当年高考,满脸的幸福感:那时候(1980年代)都分配的,我们没有感觉,就是能上大学,有工作就行了。相比之下,95后们不太淡定了。有位从县城考出来的小镇青年说,现在社会红利肯定有,譬如学习资源会比较丰富。但是也确实比较卷。

“吸管大王”、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楼仲平认为千万不要以为当年遍地都是机会,自己1978年出去跑货郎担,真正做吸管是1994年,实际上有15年的时间,自己走的都是弯路。如今自己走过四五十个国家,观察下来,中国目前来讲还是走过这些国家当中红利最多的一个国家,是中小微创业者最自由的国家。因为看过发达国家,它们已经很成熟了,这个过程当中创业的难度也更难。

00后的程雯雯刚参加完2024年大学本科毕业典礼。她认为如今最大的一个红利是互联网,年轻人不需要像前辈一样非常艰苦地才能找到一个自己的出路。自己成为百万粉丝的学习博主,即使对方远在湖南农村,也能帮助提高他的成绩。第二个红利是拥有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年轻人不应该被框定在某一个评价体系里,非得申请上什么好大学、得有一个大厂工作才觉得拿得出手。学生在高中阶段不要把自己看成一张行走的成绩单,到了大学也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行走的简历。一个方法就是真的找到自己价值,比如有的同学去研究生支教团,就是一个价值体现。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且又是你前行的一个方向。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则给年轻人指出当下一个红利:这个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它最后的结果表现为生态。作为生态中的个体,你如果没有独特的价值和独特的方向,你很难被生态接纳,所以每个人一定要找到自己,能够在某个领域里不管大,不管小,把自己的兴趣能够释放。同时,互联网和数字化导致了企业和组织的边界会消失,这些机制会导致这个时代的商业模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个红利如果你能够抓住,你可能会创造历史。

 

年轻人还有使命感吗?

这个问题,原以为会比较沉重,但不同代际不同人群,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

95后 小镇青年:我觉得可能对自己或者对家庭会比较有使命感,因为确实自己也是从小城市考过来的,所以也是起一个下面的一些弟弟妹妹的榜样作用,为不管是父母还是长辈什么的更好地生活。

60后 退休教师:我感觉是可能够呛,(部分人)就想自己负担轻点。

80后 人力资源:使命感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肯定是要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然后找一份相对来说稳定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更致力于说在自己的挑战性和爱好上去不断地去挑战和接受新的事物。

95后 电信从业者:不是之前说 00 后是想要整顿职业市场的不良风气吗?

90后 工科博士:我是工科行业,然后有的时候看到国外他们有的领先我们,然后会觉得我们可能也可以做得比较好,然后有这种有一些这种专业方面的使命感。

95后 证券从业者:我觉得大家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

这个时代很容易出现被虚假信息,甚至被人工智能攻击情况下,你不知真相地跑在一个错误的赛道上去,一定要学会批判式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时候才能够坚守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自己定位的追求。有一个使命可以是很简单的,就是要做一个好人。

2024年应届毕业生程雯雯:

我觉得第一个要素是要跟着时代的潮流,跟着社会的潮流,第二个是在这个潮流当中保持一个自己的独立性。

“吸管大王”楼仲平:

你真正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深,带动更多人的时候,其实就是扛着使命了,所面临的这种责任的担当实际上就更大了。今天的年轻人,你真正如果要做成一件事情,肯定要使命,因为使命才可能热爱,才可能承担责任,才可能产生那种远大的抱负和目标。至少我是不鼓励躺平。

更多丰富的故事和讨论,敬请关注6月24日23:20东方卫视《来点财经范儿:毕业季,高考季:这代年轻人如何抓住时代红利?》。第一财经6月29日22:00点播出,百视通IPTV云财经/OTT一元财经可同步收看。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