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低空经济话题火热。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深圳走访发现,无人机应用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落地。在输配电领域,无人机大幅提升巡检效率达6倍以上;在消费领域,深圳全市已经有24条外卖配送航线。产业链上企业,无人机应用市场多元化、定制化需求不断增多。无人机应用场景究竟什么样?产业链上企业面对哪些发展问题。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安全问题已成为低空应用规模化落地的核心瓶颈。在 2025 数字低空大会上,业内表示,安全已成为低空发展重要基石,未来无人机飞行总量将达到民航100倍,在庞大的需求下,“覆盖连续性不足” 与 “地面基站干扰”等问题有待破解。
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不断迭代,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活动中看到,驭势科技的无人大巴车配备8个激光雷达与16个摄像头,构建360度感知矩阵,结合自主研发算法,实现了35公里时速下的无人驾驶安全运行,可完成巡线避障、车路协同等复杂功能,目前已在机场、矿区等场景实现全天候无人化运营。同时,中国无人驾驶车正在加速出海。
随着京东外卖等平台强势入局,咖啡、茶饮成了平台争抢用户的“杀手锏”,同时引发了新一轮的价格战。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某咖啡品牌门店发现,该品牌小程序中,售价7.9元的“橙C美式”,京东补贴后价格低至1.68元,并可以与外卖员联系到店自取。记者尝试下单后发现,加上打包费用,实际支付也不超过3元。通过外卖员了解到,该订单他可以获得5元配送费,甚至比咖啡钱还贵。此外,近期在平台大力补贴下,有京东的专职外卖员一天就可以赚5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