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竞相发展低空经济,但是低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安全、产品行业标准、准飞准入规则规制等一系列问题。比如,规则规制在哪里?应用场景在哪里?产业发展路径在哪里?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突出代表,没有规则,就容易产生天上乱飞等问题。所以说,要有序放宽准入限制,更好地促进新业态新领域发展。
我国低空领域的关键瓶颈并非技术“卡脖子”,而在于如何将多项技术系统性整合,应用到多元低空场景(如应急、交通、文旅),构建“软硬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总经理助理、创新孵化中心主任孟佑桐表示:雄安新区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算力、网络服务、通信、导航、卫星等互联技术的多项支撑,并聚集众多科技平台资源,打造丰富的低空场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教授,知识产权经济研究所所长沈映春认为:低空经济不是简单的一个产业,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形态,北京在科创资源,低空经济头部企业、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上具备发展优势。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处副处长焦馨慷表示:应充分发挥丰台区原有的产业基础、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来发展低空经济。组建低空产业联盟,推动行业标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