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进口规模显著扩大,中国在世界进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进口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高技术产品进口规模增加。进口来源地日益多元化,中国从前十大进口来源地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比重大幅下降。其中中间品进口在中国进口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所占份额处于70%以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做客前方演播室,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在今天举行的第37次上海市咨会上,来自全球的顶尖企业家,共同分享在华发展与落“沪”成果。有跨国巨头在华发展已近百年,有全球知名企业正持续加大在上海的投入,也有首次参加市咨会的国际企业家,为上海的开放环境和创新资源“点赞”。在享受发展机遇的同时,对于当前面临的变化与挑战,这些企业家们也积极为上海建言献策。在一些与会企业家看来,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上海仍需在多个方面持续发力。
近期中美经贸博弈持续升温,引发全球市场关注。先是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反无人机技术公司等外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会同海关总署依法对超硬材料、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接着,针对美国自10月14号起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中国交通运输部也宣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此外,航空、半导体等领域也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领域。那么本轮中美经贸博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又是否会成为下一阶段中美经贸谈判的“筹码”?今晚《夜话》邀您重点关注。
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同意继续暂停24%关税90天。而根据联合声明的内容,商务部也在同一天对28家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的美国实体暂停或停止相关措施。那么本次中美联合声明释放了哪些信号?下一个缓冲期内,中美双方将在哪些关键领域展开磋商和合作?《财经夜行线》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共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