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同时也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财政部: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超过3亿老年人将受益
2025年,财政部宣布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3月30日,这四家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合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5200亿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终于靴子落地,基于哪些政策考量?重点支持哪些领域?如何确保资金使用效率?《财经夜行线》邀请穆迪评级金融机构部副总裁 高级信用评级主任诸蜀宁带来一线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