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点创租赁杨沛:科创型企业在早期阶段,抓手较少,需重点关注两点,第一是风险问题。第二是收益问题。即风险与收益是否对等。
第一、在风险方面,租赁公司可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先将通用型或流通性较好的设备买入,租给下游中小企业。这样既满足了中小企业对设备的使用需求,又能避免一次性购买的高额投入。设备在租赁期满后不再需要,租赁公司可回收再租用给其他企业。第二、在收益方面,租赁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息差,若未来不确定的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租赁公司可在租赁合同中设置相关条款进行约定,如果未来有风投机构对承租企业进行投资,那么租赁公司可以在第一轮投资中,按照设备相应的价值或者打折后的价格参与其中。这样,未来租赁公司在退出时,其收益能够覆盖所承担的风险。
编导:高漪宁
主编:宣继涛
租赁行业信源或爆料征集邮箱:gaoyining@yicai.com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5世界投资报告(WIR)》显示:香港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跃居全球第三,总额达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存量攀升至2.35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在外资加速回流的背景下,香港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一财经专访了香港本土券商首信资本集团合伙人杨雅萱,她分享了香港如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际资本配置的新支点。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站在财富新坐标,香港如何定义全球家族办公室的未来?布局香港的家族办公室当下如何实现最优的全球资产配置方案?第一财经专访华港联合家族办公室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越君,揭秘其创新投资理念、风控体系与全球化布局。从行业趋势到客户价值,从科技赋能到社会责任,见证华港联合家族办公室如何以专业与温度,助力财富传承与增值。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剧变,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引发全球市场震荡,香港资本市场却呈现罕见韧性,逆势走强。在充满不确定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香港这座让中国“链接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何重构价值逻辑?如何再认识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战略定位?第一财经对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副院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
第一财经专访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立法会财委会主席陈振英,深入观察香港在不确定性中把握机遇,以离岸人民币深化、数字金融突破及绿色金融提速三大方向为切入点,展示出香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未来定位、强劲韧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