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场声音认为目前国内智能驾驶竞争已趋于同质化,对此,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表示,未来车企智驾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在于大模型创新。
德勤中国科技行业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黄伟强在《中国经营者》节目中表示,大模型企业需找准自身定位规避红海竞争,同时呼吁加强产业规划引导,通过差异化布局避免重复投资,为行业健康发展划清 "行车道"。
近期,多家车企密集推出“智驾平权”车型,宣称将智驾功能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下市场。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智驾系统实际存在价格分层,低价车型仅搭载基础视觉方案,部分车企20万元以上车型才配备城市高阶智驾功能。此外,不同级别车型在传感器配置等方面存在软硬件差异。专家表示,当前车企“技术普惠”口号背后一部分是营销噱头,在视觉数据积累、路测法规滞后等瓶颈背后,“智驾平权”目前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