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以来,便引发了市场对全球贸易冲突的担忧。在上周五已出现暴跌之后,本周一全球市场 再次迎来“黑色星期一”。在这场金融海啸中,中国资产何去何从?全球市场又该如何走出至暗时刻?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线上与我们一同讨论。
先来关注全球市场。今天日本股市早盘领跌 ,之后一度跌破31000点大关,创下2023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最终收跌7.83%。韩国股市同样大幅下挫。韩国综合指数也跌超5%,刷新2023年11月以来新低。其中,KOSPI 200指数期货两度交易暂停。 亚洲其他股市也出现大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收跌7.68%。 而目前还未开盘的美股 暴跌,恐慌指数期货暴涨,欧股开盘暴跌。美欧股市相关内容稍后我们会更具体关注。
而A股和港股方面,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但临近收盘之时,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随后三大指数跌幅有所收窄,上证指数收跌7.34%报3096.58点,深证成指跌9.66%,创业板指跌12.5%。两市成交额约15877.99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约4501.79亿元。
港股同样出现较大震荡。今日早盘,恒生指数低开9.28%,盘中一度跌超1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下跌11.15%,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13.22%,国企指数跌13.75%,恒生科技指数暴跌17.16%。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深度解读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的三重冲击路径:短期情绪避险、中期经济预期分化与长期全球化秩序重构。他指出,市场剧烈波动源于关税幅度与范围超预期引发的“类滞胀”担忧——通胀压力叠加需求疲软,迫使美联储陷入政策两难,进而冲击美股、美债及美元定价逻辑。短期流动性危机虽暂稳,但供应链扰动与美元体系信心动摇或成中长期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