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新推出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稳就业、稳外贸、促消费、扩投资等五方面内容。对此,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在关税战的背景下,我国强调稳就业保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筑牢经济韧性基础。此外,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近期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对于中美之间谁先破局?贸易战将如何收场等问题,第一财经与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卡内基中国中心主任华自强展开对话。吴心伯认为,中方早已提议开启战略沟通渠道,美方需作出回应。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源自日本、韩国等14国的进口商品征收25%至40%的关税。为什么是它们?25%关税是渐进伤害还是致命一击?风暴已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防线将如何重塑?《夜话》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一同讨论。
距离7月9日“关税大限”还剩10天,各国谈判集体陷入僵局,特朗普本人态度坚决,最新表态表示“无需延长关税期限”。同时,面对关税谈判的两个“硬茬”:日本和加拿大,特朗普一边继续在汽车关税上与日本“硬刚”,另一边接受了加拿大的让步——后者宣布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推进谈判。今天《夜话》邀您共同关注美国关税谈判最新进展。
随着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所谓“截止日”迫近,除了与英国达成框架协议外,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几乎都进展缓慢。而今天白宫发言人表示,“或许可以延长” 截止日,这一表态令关税谈判陷入到更为扑朔迷离的状况,今天《夜话》邀您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