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618”,作为上半年电商领域的焦点战役,今年的 “618” 首次将时间提前至五月中旬。并且大部分电商平台都主推直降、立减折扣。与此同时,加大扶持优质商家也成为了今年“618”的最大亮点。
而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平台疯狂造势,商家全力备货,消费者熬夜蹲点抢购,是以往618的常态。但不知何时起,对于种种大促,社交平台的反应开始“静悄悄”。在大促常态化背景下,消费者的购物热情还在吗?商家又该如何创新玩法、提升吸引力?《财经夜行线》今天邀请邀请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在线讨论。
自中美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后,跨境物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对美货运航线进入了异常忙碌的状态。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了深圳某跨境出货口岸。物流公司对记者表示,降关税后订单量得到了较大增长,在未来一到两个月可能迎来“回暖期”。也有商家直言,因前期被积压的需求集中释放,现在“被催着交货”。
今年的618购物节来得比往年更早,与以往电商平台推出的满减等营销套路相比,今年不少平台都选择了直降、打折等更加简单直接的优惠措施。同时,业内表示,今年国补政策加码,也进一步激发618消费热情。年中大促已开启,消费者会“为何而来”呢?
近期,日前,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个电商平台被曝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此前部分商家仅退款率高达30%,有商家坦言遭遇“钱货两空”。业内预计,新规将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效遏制“羊毛党”和终结“恶意退款”现象。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面对国际贸易变局以及“对等关税”带来的挑战,国内电商平台和跨境商家正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电商平台拼多多有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平台将会投入1000亿元,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通过一系列补贴活动和流量倾斜,来针对性地来帮助跨境商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拓展内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