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听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娄飞鹏:经济韧性凸显 预计延续 “向新向好”|首席读数据

第一财经2025-05-19 16:28:29

作者:李雨宸 ▪ 袁玉立    责编:袁玉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家电类消费同比大幅增长,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尽管单月数据受国际经贸形势扰动波动,但中美高层会谈释放积极信号,叠加稳就业、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预计经济将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格局。
举报

2025年4月,我国经济顶住外部经贸摩擦压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累计增速达4.7%,延续回升态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家电类消费同比大幅增长,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尽管单月数据受国际经贸形势扰动波动,但中美高层会谈释放积极信号,叠加稳就业、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预计经济将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格局。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视频
01'27''

消博会低空消费潜力被激活:低空飞行器从产品变成消费品 陆地航母预计明年量产交付|一探

在第五届消博会,低空经济展区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低空经济正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应用。展区现场,亿航相关负责人表示,集齐“四证”后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经从产品成为消费品,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小鹏汇天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陆地航母预计在年底开启预售,将于明年面向大众开启量产交付。

64 04-17 19:14
01'29''

消博会掀起智能消费热潮 外骨骼加持轻松提起30公斤重物 智能翻译市场规模或超 20%|一探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曾经在科幻电影出现“装备道具”已经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场景和实物产品。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智能外骨骼设备,普通成年人可以轻松提起超过30公斤的重物;人形机器人正通过与送餐机器人的协作配合,高效完成餐饮和商业消费场景的服务闭环;拥有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的智能翻译机,市场份额正从10%向30%持续迈进。一系列 “人工智能+”科技消费品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49 04-15 18:15
10'30''

清明假期文旅市场预订火热 旅游酒店量价回暖可期|微研报

301 04-01 16:00
00'52''

各地“特色”如何助力经济发展?

48 03-28 14:22
01'58''

如何将各地特色“流量”变成“留量”?

48 03-28 14:2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